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通识教育的视角

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通识教育的视角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近现代中国大学外语人才培养的特点与贡献

内容简介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它反映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特色。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受到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自身特点,培养出大批优秀外语专业人才,为近现代中国众多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通识教育的视角,系统考察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度建设以及办学成效,有利于加深对大学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总结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对于当前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章节目录

封面

目录

内容简介

扉页

版权信息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嬗变

第一节 晚清洋务学堂的“中体西用”人才观

第二节 清末大学通才教育思想的萌芽

第三节 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发展

第三章 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第一节 清末分科大学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第二节 民初文理综合性大学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节 三十年代大学学院制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章 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

第一节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变革与作用

第二节 大学师资管理制度的演进与影响

第五章 个案分析:清华大学外文系的人才培养实践

第一节 梅贻琦与吴宓的通识教育理念

第二节 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博雅教育模式

第六章 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效分析

第一节 外语专业人才的领域分布

第二节 外语专业人才的群体特点

第三节 外语专业人才辈出的原因

第七章 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反思

第一节 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分析

第三节 对当今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通识教育的视角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肖玮萍。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近代大学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通识教育的视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近代私立大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近代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发展历程、政府政策演变为经,以私立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经费筹措和学生就业为纬,再现民国私立大学发展轨迹。内容包括:绪论;近代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发展历程;近代私立高等教育政策演进等。
人工智能通识 电子书
一部面向我国人工智能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学习用书。
大学素质教育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对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现状进行的系统研究,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素质论”,对素质的定义及属性、素质的构成与分类、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进行了论述;第二章为“素质教育论”,主要探讨素质教育的演变、现状、内涵、定位、内容、观念等问题;第三章为“大学素质教育论”,分析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模式;第四章研究“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模式”,围绕“三维”人才培养模式展开论述;第五章至第八章,分别探讨了“大学素质教
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电子书
本次沙龙的主题是信息科技与教育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目的是通过与会专家学者的讨论,探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两天的沙龙,
应用型税收人才培养与专业综合改革研究 电子书
本书是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财税学院教师关于财税教学改革的研究成果集结。基于税收专业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积极探讨税收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合作的方式方法、课堂教学范式改革、现代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对促进财税学科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