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解读现代通识教育的标志性大学在通识教育上的历程和理念。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交大致远学院的通识教育丛书之一种。全书是作者十年间在通识教育领域的思考、探索与实践的所得。
本书结合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全景,对上海交大学通识教育的路径提出思考,并结合具体实践,谈了上海交大在通识教育领域的特点与特色,最后探讨了科学史这一学科在通识教育中的功能和意义。通识教育旨在培养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有责任心的公民,并依据这样的目标设计自己的课程体系。
本书以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改革为例,明确了通识教育既不是培养面面俱到的通才教育,也不是培养专业人才的专门教育。认为实现通识教育必须通过设定有限的教育目标,并设计与之配套的有选择性的、非专业性的课程内容体系。
作者简介
作者关增建,1956年生,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师从钱临照、李志超教授,获科学史博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任郑州市大学文博学院院长。2000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精裕特聘教授、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第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计量史、物理学史研究,关注大学的通识教育。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计量学院兼职教授,《自然科学史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科技史杂志》等刊物编委。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序言 致远学院的通识教育
新版序言 持续不断开展通识教育探索与实践
原版序言 我的通识教育研究之路
解读篇
哈佛大学最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及启示
通识教育有什么用——关于哈佛大学最新通识教育改革的访谈
研究篇
通识教育属性辨析
通识教育与通识核心课程——在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研讨会上的报告(2009年12月2日)
大学开展通识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型管理培训班访美学习总结报告
人文社会科学文化建设功能探析——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
发挥科学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科学史教育功能探析
通识教育中科学史科学哲学若干问题辨析
科技伦理存在的理由
如何上好通识教育课
通识课堂:近代科学的产生与爱因斯坦两大基石说
翻译篇
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工作组报告(译文)
加强哈佛理工——哈佛理工规划委员会报告(译文)
参考文献
索引
哈佛的启迪: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是2024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关增建。
得书感谢您对《哈佛的启迪: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