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全面阐释“中国之治”的新战略部署。
内容简介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成为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的破题之钥、奠基之石。
本书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依托,在深入阐述“中国之治”显著优势和鲜明特点的基础上,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依法治国、提高行政效能等十个方面,全面阐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
本书通过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一重大政治问题的具体回答,既瞄准了我国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核心问题,又思考了我国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挑战所在;既反映了我们未来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长治久安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高超的国家治理智慧、强烈的使命担当。
本书逻辑思维缜密,问题导向鲜明,理论性可读性兼备,是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高现代化治理能力不可多得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编者高宏存,文学博士、教授,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文化传播教研室主任,重点从事传统文化、文化政策与管理等研究。兼任中共北京市委干部理论教育特约报告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文化委员会理事等。
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等知名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文化自信八讲》《政府文化管理前沿》(含合著)等12部,主编《中国文化政策研究报告》等文化类读物60余卷。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第一编迈向“中国之治”新境界——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辛鸣:“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属于中国自己的好制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显著优势的好制度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好制度
杨雪冬:让我们的制度在全球竞争中展现优势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探索国家制度建设,调整国家治理的重心,释放社会的活力,充分发挥制度的效力
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鲜明特点
三、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国家治理效能来体现制度优势
唐爱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几个着力点
第二编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甄占民: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制度在我国国家制度中的统领地位
杨德山、张冬冬:改革开放以来党建工作总体布局演变及经验认识
一、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
二、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三、从“五位一体”到“五加二”全新布局
四、启示
第三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治理
李君如: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
一、对民主的反思体现在对中国民主制度的认识上
二、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相结合是中国特色民主的“特色”之所在
三、充分认识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
四、我们的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
五、加强和完善党对协商民主的领导
宋世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二、形成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系,增强党的领导力
三、形成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提高政府执行力
四、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武装力量体系,增强人民军队战斗力
五、形成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激发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活力
第四编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
蔡宝刚:擘画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前景
姜明安:法治中国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成为党的一项方针
二、依法治国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全面依法治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江必新:筑牢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一、法治的普遍性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性要求的有机统一
二、良法和善治的有机统一
三、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四、政治价值和法治价值的有机统一
五、公权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有机统一
六、法治和德治的有机统一
七、法治中国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机统一
八、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遵循法治建设基本规律的有机统一
九、坚持法治体系建设和依法治国实践的有机统一
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有机统一
十一、依法治国和依宪执政的有机统一
十二、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的有机统一
十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有机统一
十四、从国情出发的问题导向和实现制度现代化的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
十五、适用本土资源和适用境外资源的有机统一
第五编提高行政效能和政府治理
张纪南: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
一、充分认识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二、准确把握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
三、统筹抓好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贯彻落实
袁曙宏: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一、充分认识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的重大意义
二、严格遵循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的重要原则
三、准确把握建设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的主要任务
马怀德、林华: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一、改革党的机构职能体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改革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三、继续巩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成果
第六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经济治理
欧阳日辉、刘健:数字经济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重要内容
一、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治理数字经济
二、提升数字经济治理能力的主攻方向
三、推进数字经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汪仕凯:全面深化改革、市场经济与国家治理的逻辑
一、引论
二、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市场与政府
三、公共利益、政治能力与社会主义市场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国家治理逻辑
万劲波: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协同 提升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整体效能
一、科技体制改革助力中国成为科技大国
二、科技创新治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三、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第七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与文化治理
高宏存:改革开放40年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与趋势展望
一、40年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二、文化体制改革趋势展望
祁述裕等:“国家治理与文化治理能力建设”研究笔谈
祁述裕、郭嘉、杨传张:网络视听产业发展亟须优化监管方式
陈少峰: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与国家文化治理
刘彦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治理的变迁
一、文化治理的中国特色
二、改善文化治理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八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民生治理
洪大用:完善民生工作的社会政策支撑
王道勇:社会合作推进新时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第九编建设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与社会治理
魏礼群: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一、新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与进程
二、新中国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进展与成就
三、新中国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经验与启示
杨雄:关于健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若干思考
一、未来5年健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面临风险与挑战
二、健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须处理好几对矛盾关系
三、健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思路与政策建议
吴忠民:积极推进新时代条件下的社会建设
一、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二、推进社会建设遵循的原则
第十编建设美丽中国与生态治理
周宏春:改革开放40年来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关系和避免的误区
二、环境保护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马中: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思路与举措
一、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二、改革和加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吴舜泽、郭红燕、李晓: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助力污染防治攻坚战
一、中国环境治理体系建设发展方向
二、污染防治攻坚战背景下环境治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三、以环境社会治理高水平发展助推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十一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
黄平: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一、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中国的发展带给世界的是机遇
三、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钱乘旦:文明的多样性与现代化的未来
欧阳向英、李燕:当代中国的全球治理观
一、全球治理提出的背景
二、全球治理基本准则应凝聚各国共识
三、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基本框架
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是当前重点
后记
大国治理现代化是2019年由北京嘉睿图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版,作者高宏存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大国治理现代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