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辟文学:法国副文学新思潮》 对法国副文学流派与“辟文学”思想进行归纳、评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从“副文学”的概念研究出发,以副文学学派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法国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至今的副文学流派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归纳与评论;同时指出各家理论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点引入栾栋的“辟文学”思想,指出其思想、革除西方副文学思想之弊,融通了“纯文学”与“副文学”,克服了法国各派思想家的局限。
作者简介
马利红,法国文学博士,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译著有《我是一块石》、《在北京最后的日子》、《堡垒》(合译)等。2012年出版专著《法国副文学流派研究》。$$$$$马利红,山西省太谷县人,文学博士。现为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园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发表的相关论文有《法国科幻小说管窥》、《回归“游离”的矛盾书写》、《阿兰一米歇尔·布瓦耶的副文学观初探》、《从单数到复数一一法国副文学研究学派述评》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总序
前言
第一章副文学在法国及西方的缘起与流变
第一节 概念辨析:什么是副文学
第二节 非文学中心时代的副文学
第三节 文学中心时代的副文学
第二章副文学学派理论概说
第一节 副文学批评的产生
第二节 副文学学派理论简介
第三节 副文学学派理论简评
第三章让·托泰尔:作为批评话语的副文学
第一节 什么是副文学?现象、概念和范畴
第二节 副文学批评实践:以通俗小说为例
第四章 马克·昂热诺:副文学多样化批评研究
第一节 副文学的多义性、方法论及场域划界
第二节 副文学读本之一:《巴黎的秘密》
第三节 副文学读本之二:《方托马斯》
第五章 阿兰—米歇尔·布瓦耶:从划界到跨界
第一节 副文学:“一个启发性假设的概念”
第二节 “单数”副文学观
第三节 “复数”副文学观
第六章 达尼埃尔·库埃尼亚斯:副文学诗学范式
第一节 “小说的副文学”和“小说的文学”
第二节 “副文学模式”和“副文学标准”
第七章 达尼埃尔·方达内什:发掘副文学文类
第一节 “副文学”与“总体文学”
第二节 “基座”、“域”与“体裁”
第八章副文学学派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第一节 法国副文学研究的理论贡献
一、副文学研究的创新之功
二、副文学研究的多元价值
第二节 法国副文学研究的理论局限
一、中心特点:副文学研究的迷思出发点
二、边缘趣味:副文学研究的艰难摸索带
三、辩证阐释:副文学研究的进退两可
第九章副文学学派理论突破刍议
第一节 命题:“文学非文学”
一、文学“他化而来”
二、文学“兼他而在”
三、文学“他化而归”
第二节 方法:“辟文学”
一、“辟文学理据”
二、“辟文学理路”
三、“辟文学理会”
第三节 实践:后现代文学的悖论——以安妮·埃尔诺的小说《一个女人》为例
一、言说的悖论
二、认知的悖论
三、书写的悖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法国副文学学派研究是2011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马利红。
得书感谢您对《法国副文学学派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