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学派研究

泰州学派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部对泰州学派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文献,对泰州学派成员的组成提出了新的看法,突出了泰州学派的历时特征以及泰州学派的核心思想内涵。通过文献细读,对传统的学术观念提出了一些质疑。分析了泰州学派思想家们的不懈努力为儒学注入的鲜活因子。分析了泰州学人豪杰精神背后的经世情怀,为客观评价泰州学派的历史作用提供学理依据。

作者简介

作者周群,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明代思想文化史、明代文学批评史,主要著作有《儒释道与晚明文学思潮》《唐宋传奇经典》等,学术论文百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导论 泰州学派概说

一、《泰州学案》的特点与内容

二、序文的矛盾及其成因

三、泰州学派的主要特征与社会意义

第一章 王艮:泰州学派的肇兴

一、家世及生平简介

二、以身为本的淮南格物说

(一)“淮南格物”的内涵及“格物之旨”

(二)安身论

(三)身本论的思想史意义

三、大成学

四、百姓日用即道与现成良知

五、乐学说

第二章 王襞:“援龙溪以济心斋”的泰州干城

一、援“天命”“率性”证“良知见成”

二、乐即心

三、对泰州之学的传承与发展

(一)融摄阳明、龙溪之学而承传泰州正脉

(二)流连“光景”、文道兼擅的社会效益

第三章 王栋:心斋学术的疏证者及其主意说

一、“近炙安丰,远溯姚江”:援姚江以证安丰

二、阐扬心斋之学

三、诚意慎独论

四、作用与嗣响

第四章 徐樾:“百姓日用即道”的阐释与泰州学派的传承

一、现成自在与百姓日用即道

二、心性论

三、隐而不彰的内在原因

第五章 颜钧:“精神心造”的泰州别派开山

一、大中仁学

二、神莫论及其陌生化的论学方法

三、三教观及论学的宗教色彩

四、余论

第六章 何心隐:综汇个体、群体意识的思想家

一、师承论略

二、蒙难原因

三、思想特征

第七章 罗汝芳:泰州学派的集大成者

一、学拜山农与二溪并置

二、远承明道与万物一体论

三、借《易》以论生生之学

四、人性论与工夫论

(一)人性论:从论孟子与告子关系谈起

(二)工夫论:不学不虑

五、孝弟观

六、影响:阳明到李贽的中介

第八章 赵贞吉:于经世出世中实现泰州学派的转向

一、学属泰州辨证

二、“跻阳明而为禅”的主要代表

三、在泰州学派演变中的地位与影响

第九章 邓豁渠:“跻阳明而为禅”的泰州传人

一、《南询录》与邓豁渠的为学经历

二、思想的历时变化及主要内涵

三、入列《泰州学案》的学理依据

四、从邓豁渠看泰州学派的历时特征

余论

参考文献

经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近人著述

后记

泰州学派研究是202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周群。

得书感谢您对《泰州学派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方东树诗学研究 电子书
方东树不仅是桐城派的古文家,也是清代中后期一位重要的诗论家和理学家。
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 电子书
本书为重新审视改编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
《西游记》研究新探 电子书
本书在宏观视野下审视名著《西游记》,首倡建立科学的“西游学”,试图从学科建设层面建立其思想体系、学科方向,从心学、未来学、比较文学等方面开拓《西游记》研究的新空间、新领域,通过回溯、考辩其版本、作者、思想、艺术、传播等,侧重对诸如鲁迅、苏兴、中野美代子、李安纲、蔡铁鹰、胡义成、吴闲云等的现代《西游记》研究成果之客观评断,评判21世纪以来关于《西游记》作者研究的功过得失,以历时性与共时性之视角,探寻
郭祥正诗歌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北宋诗人郭祥正留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首先采取“知人论世”的方法勾勒郭祥正徘徊于“仕”“隐”两端的行藏轨迹,以期在有宋一代士风演进嬗变的大背景下解读郭祥正独特个性及其放旷诗风的形成原因。而后,本书从内容、体裁、意象、章法、风格等多个方面描摹郭祥正诗的本来风貌,在解读其诗歌艺术性的同时,也将这些诗歌用作对郭祥正心路历程的注解,以此来展现诗人以诗传心曲、爱诗如生命的美好情怀。
唐宋诗词艺术研究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是关于唐宋诗词综合性研究,就晋至唐诗人表现自然美的方法、唐代绝句秒回任务的艺术、宋代山水诗的会话意趣、宋诗的荒寒意境、唐宋词的戏剧性、宋词绘影绘声的艺术等进行了研究,如《传神肖貌诗画交融——论唐诗对唐代人物画的借鉴吸收》等。下篇就孟浩然、杜甫、李白、陆游等诗人词人的诗词艺术特色进行了专题研究,如《论孟浩然的诗歌美学观》《论李贺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苏轼山水诗的谐趣、奇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