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副文学学派研究

法国副文学学派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辟文学:法国副文学新思潮》 对法国副文学流派与“辟文学”思想进行归纳、评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从“副文学”的概念研究出发,以副文学学派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法国从20世纪上半叶开始至今的副文学流派的观点进行了梳理、归纳与评论;同时指出各家理论的不足,并以此为基点引入栾栋的“辟文学”思想,指出其思想、革除西方副文学思想之弊,融通了“纯文学”与“副文学”,克服了法国各派思想家的局限。

作者简介

马利红,法国文学博士,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译著有《我是一块石》、《在北京最后的日子》、《堡垒》(合译)等。2012年出版专著《法国副文学流派研究》。$$$$$马利红,山西省太谷县人,文学博士。现为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园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发表的相关论文有《法国科幻小说管窥》、《回归“游离”的矛盾书写》、《阿兰一米歇尔·布瓦耶的副文学观初探》、《从单数到复数一一法国副文学研究学派述评》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总序

前言

第一章副文学在法国及西方的缘起与流变

第一节 概念辨析:什么是副文学

第二节 非文学中心时代的副文学

第三节 文学中心时代的副文学

第二章副文学学派理论概说

第一节 副文学批评的产生

第二节 副文学学派理论简介

第三节 副文学学派理论简评

第三章让·托泰尔:作为批评话语的副文学

第一节 什么是副文学?现象、概念和范畴

第二节 副文学批评实践:以通俗小说为例

第四章 马克·昂热诺:副文学多样化批评研究

第一节 副文学的多义性、方法论及场域划界

第二节 副文学读本之一:《巴黎的秘密》

第三节 副文学读本之二:《方托马斯》

第五章 阿兰—米歇尔·布瓦耶:从划界到跨界

第一节 副文学:“一个启发性假设的概念”

第二节 “单数”副文学观

第三节 “复数”副文学观

第六章 达尼埃尔·库埃尼亚斯:副文学诗学范式

第一节 “小说的副文学”和“小说的文学”

第二节 “副文学模式”和“副文学标准”

第七章 达尼埃尔·方达内什:发掘副文学文类

第一节 “副文学”与“总体文学”

第二节 “基座”、“域”与“体裁”

第八章副文学学派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第一节 法国副文学研究的理论贡献

一、副文学研究的创新之功

二、副文学研究的多元价值

第二节 法国副文学研究的理论局限

一、中心特点:副文学研究的迷思出发点

二、边缘趣味:副文学研究的艰难摸索带

三、辩证阐释:副文学研究的进退两可

第九章副文学学派理论突破刍议

第一节 命题:“文学非文学”

一、文学“他化而来”

二、文学“兼他而在”

三、文学“他化而归”

第二节 方法:“辟文学”

一、“辟文学理据”

二、“辟文学理路”

三、“辟文学理会”

第三节 实践:后现代文学的悖论——以安妮·埃尔诺的小说《一个女人》为例

一、言说的悖论

二、认知的悖论

三、书写的悖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法国副文学学派研究是2011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马利红。

得书感谢您对《法国副文学学派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巴蜀文学与文献研究论稿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以巴蜀地区的文学与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四个部分:巴蜀文学研究、巴蜀女诗人研究、巴蜀文学文献辑补和巴蜀名人年谱整理。本书避开了学界对唐、宋巴蜀文学研究的热点,将研究重点集中于晚唐五代和明清时期的巴蜀地区,不仅研究巴蜀地区有名的作家、作品和诗文流派等,对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以及巴蜀地区的才女作家,也给予了较多关注和系统研究,同时对相关巴蜀文献进行了辑补和整理,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具
天津文学文献整理与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文化天津”的宏阔视阈下,对古代与近代天津文学文献进行分类介绍和评价,并借此进一步建构天津文学文献学的基本框架。其主要内容包括天津文学文献整理与天津文学、传统诗文文献、笔记杂著文献、方志文献、碑刻文献、天津报刊文献、天津文学研究论著等。本书因对现存的文献做了一次较为详尽的整理,无疑会推动抢救性发掘、整理某些重要文献,且有助于天津市未来有计划地开展包括“天津文献集成”在内的天津文化工程等。
美国非裔文学研究论集 电子书
本书收集了近二三十年美国非裔文学研究领域的论文成果,以论文的学术质量为标准,以覆盖非裔文学发展的全过程为目标。尤其注意在一定程度上矫正我国非裔美国文学研究中出现的“超经典化”现象——即研究对象过于集中于几位获奖作家的代表作品——着意收录了一些涉及曾经被学界忽视的早期作家及其诗歌、戏剧、文学理论的研究成果,以期较全面地展示非裔文学研究的丰硕成果,同时也提供一本全面了解非裔文学发展史的辅助资料。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论集 电子书
本书采取总分结构——既关注美国华裔文学的总体性研究,也着重于经典华裔作家,如汤亭亭、赵健秀、谭恩美和黄哲伦这四位作家的研究。与此同时,论集还收录了一些我国学者较少关注的华裔作家的相关研究成果。
美国拉丁裔文学研究论集 电子书
本书一共选取了30篇学术论文,均为近年来国内期刊登载的、与拉美裔美国文学有关的研究成果。依据论文主题将其分为成长与觉醒、记忆与历史书写、女性的觉醒与抗争、身份寻求与建构、文化认同与和解、综述简介和多视角评述六个部分。拉美裔美国文学的研究主要包括墨西哥裔、古巴裔、多米尼加裔、波多黎各裔等美国作家的文学作品。来自不同拉美国家的移民及其后代语言共通,但由于原生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