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

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一本书为你展开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从中国绘画的特质和社会功能、审美标准、创作法则三方面对中国绘画美学中的诸多概念进行了梳理,而且融合了作者在中国绘画和美学研究中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在对风格和概念的理论化辨析中,展开了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学界一直享有很高声誉。

作者简介

作者葛路,1926年生,原名葛光植,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2005年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表彰为“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美学史及中国书画美学。出版专著有《中国画论史》(原名《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与克地合著《中国艺术神韵》、《神游丹青》,并担任《中国美术通史》(8卷本)副主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小引

第一章 中国绘画的特质和社会功能

第一节 气、象、书画同体

第二节 形、画、绘、诗书画印、道

第三节 知神奸、明戒鉴、畅神、益寿、自娱、写心

第二章 中国绘画的审美标准

第一节 美

第二节 和

第三节 气韵与气

第四节 情趣(韵味)

第五节 意 境

第六节 新 意

第七节 画体(风格)

一、绘画的个人风格

二、绘画的时代风格

三、画派风格

第三章 中国绘画的创作法则

第一节 养气、生知、胸次、人品、解衣盘礴、虚静、兴

第二节 师造化

第三节 形、神、骨、肉

第四节 不似之似

第五节 立意

第六节 经营位置

第七节 笔、墨、色

一 笔、墨、色的范畴内涵的历史演变

二 笔、墨、色的形式美主要法则

三 重内美

第八节 理

新版跋语

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是200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葛路。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绘画美学范畴体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航拍风景绘 中国著名景点色铅笔绘画教程 电子书
本书针对热门景点,以航拍的视角进行创作,向读者展示了不同角度下的景色的色铅笔绘制方法。本书共19章。第1章为基础入门,主要讲解了一些色铅笔绘制风景画的基础知识,包括常用工具和辅助工具、不同种类色铅笔的特点、透视的理论等;第2~19章选取了18个热门景点并对美景进行绘制,包括平坝樱花、新疆胡杨林、贵州天空之城、贵州深山峡谷、鄱阳湖、伊犁杏花林、江岭风景区、泸沽湖、九寨沟、古观音禅寺庙、珠穆朗玛峰、上
Painter绘画实例教程 电子书
插画师带你破解数字绘画的奥秘。
场景透视绘画专业技法 电子书
本书共7章,围绕透视理论和场景线稿绘制实战展开讲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2章讲解了透视的相关概念,第3章讲解了场景绘画中点、线、面的运用和构图,第4章讲解了室外自然景观的绘制技法,第5章讲解了多种风格室外街景的绘制技法,第6章讲解了室内布景的绘制技法,第7章分析讲解了不同季节和天气的场景线稿特点。
隋初唐书法美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隋唐文字学之于书学的角度切入,论述了文字学之于隋唐书法及其书学理论所起的奠基作用。隋唐五代的文字学成绩很大,尤其是字样学很有特色,文字学素养是书学研究者的基础,唐代大书家、书学理论家都在这上面有很深的修养,诸如虞世南、张怀瓘、李阳冰、颜真卿等。如果没有文字学的奠基,唐代书法美学要想傲视千古,是不可想象的。
绘画高手这样画.素描静物 电子书
这是一本能帮助你找到画面质感与绘画乐趣的素描绘制技法书。本书区别于普通教材中刻板的静物绘画,二通过一种更加细腻、生活气息更加浓郁的表现方式,让素描更加生动地表现在我们面前。全书共分为4大部分,分别是素描绘制基本知识、物体质感表现绘制技法、物体虚实强弱绘制技法与物体空间表现绘制技法。每一幅静物范例都有丰富的知识点,并从不同的绘画角度去理解如何表现素描静物,教读者从绘画技巧入手,由简到难,循序渐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