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作者主张以审美情感以及在审美情感激发下的艺术想象、艺术幻想的形式来反映生活的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为《童庆炳文集》之一,在本书中,童庆炳在新时期的中国,摆脱“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口号,首批提出“文学是审美反映”“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他认为,文艺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它是马克思说的一种“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方式”,即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审美感知和审美体验,以审美情感以及在审美情感激发下的艺术想象、艺术幻想的形式来反映生活的成果,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和物质载体,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他在本书中的这一观点,已成为中国不少学者的共识,成为中国文艺学界的理论奠基石。
作者简介
作者童庆炳,1936年生,汉族,福建连城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艺学理论泰斗,被誉为“文坛教父”;长期从事中国古代诗学、文艺心理学、文学文体学、美学方面的研究。曾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家学会副会长。莫言、余华、刘震云等知名作家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卷说明
代前言
文学审美特征论
序
关于文学特征问题的思考
评当前文学批评中的“席勒化”倾向
文学与审美
文学的“格式塔质”和审美本质
审美场
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范型
特征原则与作家的发现
艺术真实性问题再议
论文学的结构原理及其审美心理学的根据
文学语言论
论美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交涉部
论文艺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矛盾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辩证矛盾的心理学内涵
苏联的“审美学派”及其对我国文艺学建设的启示
苏联文论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
文学艺术与审美心理
第一章 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创作动机
第二章 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注意
第三章 艺术创作中的审美知觉
第四章 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情感
第五章 艺术创作中的审美想象
附论 文学的“格式塔质”和文学研究的主视角
代后记
文学审美特征论集是2016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童庆炳。
得书感谢您对《文学审美特征论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