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适合环境法、环境伦理与环境公共治理领域的研究者及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对关心环境保护领域的制度建设的政府官员、环保NGO和企业人士,亦有重要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为“环境法:挑战与应对”专号,旨在研究当下国际与国内环境法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前沿问题,并对其主要领域与热点事件进行总结与梳理,对存在的问题与难点进行省思。不仅涉及环境法层面,还涉及环境伦理与环境公共治理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既关注国际环境法理论的研究,也关注中国语境的环境法问题。
本书的作者既有中国环境法的领军人物和中坚新锐,也有伦理学、公共管理学的权威学者,文章有时效性和可读性。
作者简介
编者高鸿钧,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吉林大学法律系77级本科,中国政法大学81级硕士研究生,1984年毕业留校任教;1991—199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工作,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98年至今,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任教。研究和教学领域主要为比较法学、法理学和外国法制史。现任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会长,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副会长。
主要著作包括《现代法治的出路》《伊斯兰法:传统与现代化》《全球视野的比较法与法律文化》《心寄治邦——法理学论集》;主编《英美法原论》《新编西方法律思想史》《新编外国法制史》等;翻译和参译《哈贝马斯、现代性与法》《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比较法总论》等;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编“比较法学丛书”、“法律与社会丛书”和《清华法治论衡》。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卷首语 寓言与预言:天·地·人
主题论文
生态法学方法论的要点
一、生态法学方法论的涵义
二、生态法学方法论坚持生态文明观
三、生态法学方法论奉行“主、客一体化”的研究范式
四、生态法学方法论创设“生态人”的“法律人”模式
对中国环境法的反思
学科地位:法学界对环境法真的很重视吗?
学术研究:环境法研究与其他法学研究接轨吗?
环境立法:环境优先原则为何不能成为立法原则?
实施机制:环境保护局还是污染保护局?
法律移植:吸收的是经验还是糟粕?
经济学理论与环境法
一
二
三
结论
论环境法的思想根据
一、西方现代制度与经济主义
二、生态学、生态主义与环境法
三、法律的中立性与生态主义
动物权利的伦理基础
一、为动物的道德权利辩护
二、动物的道德与法律地位
三、对动物福利法的伦理反思
树应该有诉讼资格吗?——迈向自然物的法律权利
一、导言:难以想象的
二、迈向环境权利
三、法律操作方面
四、心理和社会心理方面
气候变化利益格局及应对机制
一、《京都议定书》二元机制面临的挑战
二、气候变化应对机制的基础——气候利益格局
三、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
四、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同时要明确分工
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困境与出路:自治还是他治?
一、引言
二、近代国际法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三、现代国际法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四、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市民社会
五、结论
国际环境法之立法理念
一、环境问题的实质
二、人与自然
三、环境保护无国界
四、当今世界主题
五、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
美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及其启示——基于得克萨斯州的经验分析
引 言
一、得克萨斯州实行配额制的背景和条件
二、得州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立法
三、得州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度的内容
四、得州配额制的实施效果
五、得州配额制对我国的启示
气候变化互动机制评鉴——以美国联邦与州政府间的互动为例展开
一、可借鉴性分析
二、经验分析
三、教训分析
四、如何借鉴
论环境法上的环境侵权——兼论《侵权责任法(草案)》的完善
前言:问题的提出
一、环境侵权的特性
二、环境侵权的内在差异
三、环境侵权的立法选择
对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可能引发跨界污染损害赔偿诉讼的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四种可能的纠纷类型
三、应对建议
四、中国对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实际采取的行动
五、结论
守法的困境:企业为什么选择环境违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分析框架
三、行政处罚:惩处力度小
四、民事赔偿:法律机制不完善
五、刑事制裁:环境犯罪轻刑化
六、对策与建议
七、结语
论环境管理失效的制度原因
一、制度及其作用
二、导致环境管理失效的制度原因
三、结论与展望
节能减排的法律对策思考
一、节能减排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二、节能减排法律制度的现状及不足
三、我国节能减排法律制度的完善
绿色专利——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创新制度
导论:知识产权与公共政策
一、气候变化、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
二、从绿色技术到绿色专利:申请程序和许可制度
三、结语
法治纵论
民事第三审的反思与建构——从“问题”到制度的分析
一、“终审不终”的分析
二、“司法不统一”的分析
三、第三审的制度建构
王权政治与英国法院的发展——以普通法法院和衡平法法院为参照
一、法院与英格兰社会的早期治理
二、普通法法院的崛起及其与王权的分裂
三、与王权密切相连的衡平法法院
四、后王权时代:议会主权下的普通法法院和衡平法法院
五、普通法法院和大法官法院发展之路的对比与思考
洗钱犯罪中的上游犯罪和自洗钱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上游犯罪的合理范围
三、自洗钱行为是否属于洗钱犯罪
法苑品茗
环境法的正当性探源——《环境法的哲学基础:财产、权利与自然》介评
一、财产理论的变迁
二、现代环境管制的形成
三、环境法的当代地位及其走向
经济发展之生态回归——评《寂静的春天》
一、滴滴涕(DDT)的悲剧
二、卡森的生态主义思想
三、生态回归的必然
民主:扼住司法审查之喉?——评桑斯坦的《就事论事》
一、比克尔与其“反多数难题”
二、审议式民主下的普通法院
三、司法最小主义与审议式民主
四、反多数难题解决了吗
资讯漫笔
“环境法治的拷问与省思”研讨会纪要
环境法学,什么是你的贡献?
一
二
三
四
五
狂欢还是规训?——话说“人肉搜索”
一
二
三
四
编后记
《清华法治论衡》要略
清华法治论衡(第13辑)环境法:挑战与应对是2010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高鸿钧。
得书感谢您对《清华法治论衡(第13辑)环境法:挑战与应对》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