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春秋笔:马连良文集

梨园春秋笔:马连良文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这本文集内容不仅反映了马连良先生的艺术人生、他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同时也是我国戏曲艺术的珍贵史料。

内容简介

马连良先生是我国京剧史上的一代的泰斗、大师。不只是从他兴创了一个老生的艺术流派,也不只是从他对京剧老生行当中的影响,而是因为他的艺术思想已经构成了一个京剧表演的艺术体系。尤其值得称道的是马先生在京剧改革领域及新编历史剧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其文章散见于浩如烟海的各种报刊杂志中,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时间跨越四十余年。可惜至今都未出版过一本其回忆及谈艺的文集,可谓一件憾事。

如今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联合马连良艺术研究会围绕马连良的署名文章、媒体访谈、专题报道、往来书信以及诗词歌赋等方面来进行挖掘整理,将其中七十篇左右的文章入选文集,按照谈艺忆往、笔札诗词、访谈自述等三部分组成全书。自述部分更是难能可贵的口述史资料。相信不但能填补京剧史上的这一空白,也可资梨园乃至文化界返本开新之用。

作者简介

作者马连良(1901—1966),生于北京,字温如,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老生行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马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与周信芳被誉为“南麒北马”。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扶风社的招牌人物。代表剧目有《借东风》《甘露寺》《清风亭》《四进士》《失空斩》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马连良先生留给后人的启示

一 谈艺忆往

谈剧论艺

旧剧构造之要素

重排《胭脂宝褶》起源

演剧近感

我为什么要演《串龙珠》

我之《串龙珠》

谈《春秋笔》编排经过

发起1939年京剧艺术化运动

今后新编本戏之趋势

编排《十老安刘》的自白

京剧的唱和做

我演出《赤壁之战》的感想

《海瑞罢官》演出杂感

从海瑞谈到“清官”戏

跑龙套——谈艺余录之一

舞台上的美与丑

撒火彩

《郝寿臣铜锤唱腔集》序

改词——谈艺余录之一

谈“总讲”

疑义相与析——向传陶、闰水两君致谢

大胆创造 勇于革新

台词的意 人物的神

我对京剧演现代戏的看法

勇往直前 坚持不懈

循生活之规 蹈生活之矩——在《杜鹃山》中演郑老万的体会

我演程婴

思人忆事

唱戏难

记名伶十三绝图

我的感受和体会

喜看新人赛旧人

刻苦创造 精益求精——忆刘宝全先生

学习他的革新精神

纪念益友郝寿臣

阔别香岛十二年

姜维怎不服孔明

传道授业

我学习戏曲艺术的一些体会

怎样锻炼和保护嗓子——首都艺术界座谈演员嗓子问题(节选)

论师徒——收冯志孝、张学津有感

古历轩谈艺录

心情舒畅话传艺

就任戏曲学校校长有感

二 笔札诗词

启事文告

为“五卅运动”义演的倡议、启事及筹赈收支明细

为济青不名誉事辟谣启事

丧父哀启、义演启事

富连成科班之契约

信札诗词

马连良致梅兰芳两信札

马连良致李玉书四信札

马连良致张梦庚信札

哭畹华兄——调寄[榴花泣]

畹华兄哀词——[仙吕·锦橙梅]

悼念郝寿臣老人——[南吕·玉交枝]小令

信芳兄演剧六十周年致贺

述志——[双调·新时令]

三 访谈自述

自报家门

名伶访问记——马连良

欢迎马连良

名伶访问记——马连良

访马连良先生

马连良自述轶事

管中窥豹

马连良之本戏谈

马连良谈灌音制片

马连良访问记

和马连良谈改良平剧的几点

一代名伶马连良——首倡改良舞台适合时代化

马连良对话崔承喜

访马连良

马连良谈程婴

附录

马连良先生在武汉

马连良传艺散记

热心传艺育花木——记马连良为市戏校学生亲授《审头刺汤》

马连良大事纪年表

后记

梨园春秋笔:马连良文集是2021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马龙。

得书感谢您对《梨园春秋笔:马连良文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笔上梁山 电子书
本书通过流传多年的水浒故事,带大家从不同角度去解读水浒人物少为人知的不同面貌,了解水浒故事所在的大宋王朝,领略当时的社会风貌、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市井百态。
歇马村 电子书
《歇马村》由秦仰贤编著。《歇马村》讲述了:歇马村,一群马贩子粗野的口臭中喊响的名字;于家大院,一只三寸金莲踩出的脚窝儿里高高拔起的庭院;于老爷,一只老式样的木柜腹中剖出的婴孩,一个吊着两行鼻涕、沿街乞讨的穷小子,一个摇身一变,穿起长衫的乡间阔佬,怀揣一把鬼算盘,乘除加减,算来了万贯家产,也算来了万般烦恼……
赵树理文集:焦裕禄 电子书
《焦裕禄》为赵树理的剧本集,取其中一篇《焦裕录》为书名。这本剧本集收录了《韩玉娘》《万象楼》《十里店》《焦裕禄》等六部赵树理的剧本。这些作品创作于1956年至1966年,影响深远。《焦裕禄》,是赵树理看了晋城县剧团排演的河南省焦作市豫剧团的同名本子,认为剧中把焦裕禄神化了,于是,他深入兰考,到群众中去采访焦裕禄事迹,并写出了前三场,但终因陷入创作困境而辍笔。赵树理1964年6月动笔开始创作《十里店
绘美中国诗 Q萌诗词简笔绘 电子书
唐诗、宋词、元曲……充满中华文化之美。一篇篇佳作究竟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诗词中又流露着哪些动人的情绪?让我们一起用Q萌可爱的手绘线描插画再现超越时光的作品,从绘画的角度品味诗词,感受别样的诗情画意吧。本书是一本以中国古诗词为主题的Q萌插画绘,精选28首古诗词,用线描插画的形式展示了Q萌的古风人物和场景,让读者在学习古风线描插画的过程中了解中国古诗词。此外,书中的线描插画可爱、简单、易上手学习,可供
赵树理文集:谈兴趣 电子书
用温和而有善意的幽默,吐露平凡百姓的生活日常,再现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