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科竞争力

大学学科竞争力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属于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智库建设成果书系。

内容简介

本书共七章,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大学学科竞争力进行内涵解析与论证总结。在理论方面,把大学学科竞争力界定为大学在争取学科发展优势地位中所具有的能力,构筑学科布局竞争力、学科要素竞争力、学科文化竞争力三维理解。在实践层面,围绕学科竞争力三个基本维度,以我国“985工程”大学为样本,基于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视角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理论归纳和实证分析,总结大学学科竞争力的认知和实践误区,提出“立足生态位选择,稳固学科布局竞争力;摈弃指挥棒束缚,挖掘学科要素竞争力;内化理念于行动,孕育学科文化竞争力”等学科竞争力提升的现实路径。

作者简介

作者张绍文,理学硕士、法律硕士、管理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发展规划部副部长。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学校教育等,已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智库建设成果书系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学科竞争力的认识

二、关于学科竞争力的评价

三、关于学科建设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本书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特色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框架

第二章 大学学科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学科布局竞争力

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启示

二、均衡与非均衡间的大学学科布局

三、大学学科布局竞争力的实质

第二节 学科要素竞争力

一、生产要素理论的启迪

二、多要素支撑的大学及大学学科

三、大学学科要素竞争力的实质

第三节 学科文化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理论的启发

二、集知识、学者、学科于一体的大学学科文化

三、大学学科文化竞争力的实质

第三章 学科布局竞争力

第一节 分析方法

一、宽窄分析

二、聚类分析

第二节 分析发现

一、学科宽窄幅度与宽窄密度决定大学学科属性

二、学科相似聚类与相近聚类区隔分类研究界限

第四章 学科要素竞争力

第一节 分析方法

一、分析对象

二、分析内容

第二节 学科要素分析发现

一、办学规模适度扩大,师生结构整体优化

二、重点学科数量不均,科研基地分布各异

三、科研产出势头向好,因应学科属性明显

第三节 学科要素竞争力分析发现

一、办学规模与学科平台支撑条件构成学科隐性要素竞争力的主因子

二、科研成果、资源获取与再生能力构成学科显性要素竞争力的主因子

三、学科隐性要素竞争力与显性要素竞争力明显失衡

第五章 学科文化竞争力

第一节 分析方法

一、分析思路

二、基本信息

第二节 分析发现

一、对学科文化内涵持普遍认同

二、学科文化竞争力是大学学科竞争力的重要表征

三、学科文化属性和学者的学科认同度有待提升

四、学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明显不够

第六章 学科竞争力的认知与实践误区及提升路径

第一节 大学学科竞争力的认知与实践误区

一、追大求全攀热的发展模式弱化学科布局竞争力

二、评价指挥棒的异化挫伤学科要素竞争力

三、形式主义掏空学科文化竞争力

第二节 提升大学学科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一、立足生态位选择,稳固学科布局竞争力

二、摒弃指挥棒束缚,挖掘学科要素竞争力

三、内化理念于行动,孕育学科文化竞争力

第七章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战略

第一节 “双一流”建设背景的整体分析

一、政策解读

二、学界探讨

第二节 “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战略

一、重点建设学科的总体分析

二、C9高校的学科建设战略

附录 大学学科文化建设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大学学科竞争力是2019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绍文。

得书感谢您对《大学学科竞争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大学英语·2 电子书
本书为“现代远程教育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8个单元。本书所选语言材料难度适当,行文流畅,语言地道,题材多样化,富有时代感,且实用性较强,旨在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同时也进行必要的写作及翻译技能训练。本书既传授必要的、系统的语言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本书充分考虑了成人学习外语的特点,便于学生自学,便于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处理好传授
大学语文 电子书
本书围绕听、说、读、写四项能力,分阅读欣赏、口才训练、应用写作三大模块进行编写,构建了读、说、写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教材体系。“阅读欣赏”模块精选中外名家名篇。“口才训练”模块根据大学生学习、求职及未来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系统地介绍了提高口才交际能力所应掌握的必备知识。“应用写作”模块遵循“人的发展”和“职业准备”的课程理念,详细阐述了应用文写作的规范、技法,充分体现出专业性和职业性的特点。
大学语文 电子书
本书分为4篇,共计21章。第1篇是“中国传统文化”,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背景及基本精神、中国传统美德、中国诗词歌赋、中国传统节日、中国传统建筑、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中国书法和绘画等内容。第2篇是“文学赏析”,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电影等。第3篇是“应用文写作”,主要包括公务文书、事务文书、调研文书、交际文书、经济文书、新媒体文书等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写作知识和技巧。第4篇是“口语表达技巧与训练”
大学语文 电子书
本书内容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体,所选作品充分考虑了文学审美性与实用性,均为古今中外的优秀经典作品。每一篇作品都包含注释、评析、思考与运用及拓展资源等内容。“注释”旨在帮助学生疏通文意并理解全文;“评析”提供解读作品的视角与方法及作品入选的缘由与价值;“思考与运用”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复习巩固及运用;“拓展资源”是进一步丰富相关的语文知识,辅以微课视频将课堂内外有趣地贯穿起来。
大学语文 电子书
本书以培养职业教育能力水平为前提,强调“思政课程与大学语文课程”相得益彰,在教材中专门列出“思政元素”模块,在教学设计中突出思政要点,在评价标准中突出思政环节,强化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让思政课程设计与评价成为教师教学习惯。全书共分13个项目,分别是祖国山河、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理想之光、知古鉴今、哲学思考、百味人生、成长之路、诗尚风骨、诗意追寻、咬文嚼字、光影时空、艺术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