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对1949年到2000年间的中国文学体制、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及重要作家作品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内容简介

本书没有局限于中国大陆的文学,而是从文化、语言、民族的统一性来考察和阐释文学,将中国台湾文学、中国香港与澳门文学都囊括了进来,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学习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

作者简介

作者丁帆,学者,作家。现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会长、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1979年以来在《文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百余篇,有《中国乡土小说史》等著作三十余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编 1949—1962年间的文学

第一章 文学体制与文学运动

第二章 诗歌

第三章 中短篇小说

第四章 长篇小说

第五章 散文

第六章 戏剧与电影

第七章 台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

第二编 1962—1971年间的文学

第八章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第九章 文学创作

第十章 台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

第三编 1971—1978年间的文学

第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第十二章 作为主潮的“显流文学”

第十三章 “潜流文学”创作

第十四章 台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

第四编 1978—1989年间的文学

第十五章 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

第十六章 诗歌

第十七章 小说(上)

第十八章 小说(下)

第十九章 散文

第二十章 戏剧与电影

第二十一章 台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

第五编 1989—2000年间的文学

第二十二章 20世纪90年代文学思潮

第二十三章 诗歌

第二十四章 小说(上)

第二十五章 小说(下)

第二十六章 散文

第二十七章 台港文学的发展与创作

修订说明

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是201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彬彬。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第3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巴蜀文学与文献研究论稿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以巴蜀地区的文学与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四个部分:巴蜀文学研究、巴蜀女诗人研究、巴蜀文学文献辑补和巴蜀名人年谱整理。本书避开了学界对唐、宋巴蜀文学研究的热点,将研究重点集中于晚唐五代和明清时期的巴蜀地区,不仅研究巴蜀地区有名的作家、作品和诗文流派等,对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以及巴蜀地区的才女作家,也给予了较多关注和系统研究,同时对相关巴蜀文献进行了辑补和整理,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具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 电子书
这是一部具有自觉学术追求和学术品格的现代文学史教材。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第三辑)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包括韩东的《兔死狐悲》、大解的《他人史》、徐怀中的《万里长城万里长》、李浩的《四个飞翔的故事》、袁炳发的《励志课》等。
中国当代文学选本(第一辑)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包括王蒙的小说《笑的风》、李舫的散文《南岳一声雷》、韩少功的散文《重返雪峰山》、吉狄马加的诗歌《死神与我们的速度谁更快》等。
中国当代重要小说分年评介(三)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记录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当代重要小说发展脉络的“大事记”,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各年度发表的产生一定影响小说的作者、内容进行了简介,对小说的艺术特色、社会影响等进行了简评,并将70年的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撰写了概述,梳理了当代重要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小说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