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分八章深入细致地探讨了城市作为现代文明日常生活的至关重要的象征和想象性质。
内容简介
作者把城市看作是一个必须努力保持其集体身份认同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能够抵制那些威胁城市自身意识分裂的突出问题。
作者与众不同的理论研究方式超越了思考熟悉城市问题的常规方式,致力于回答如下基本问题:城市如何存在、居民如何界定他们与城市的关系、谁拥有对城市的发言权、城市的象征性质是什么?城市以何种方式解决诸如异化、参与、共同体等等社会问题?城市如何可能既让人兴奋又让人疏离?
本书在城市文化探讨领域做出了新的突破,作者问题意识和理论思考让人们重新质疑有关现代城市话语的许多概念内涵。
作者简介
作者艾伦·布朗,芝加哥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心理学博士,城市文化中心执行主任和创始人,目前为滑铁卢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约克大学、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社会与政治思想,传播与文化名誉教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致谢
导论
作为集体生活环境的虚无主义
作为主体和客体的共同体
言谈中的城市
色拉叙马库斯
提问城市
客观和主观
不同观点的对话
信念即形象
当前的影响环境
结论
第一章 城市不过是一个符号
引言
城市的身份
被定义的城市
真实的城市
城市作为一个有意义的自由空间
城市声音
作为一种欲望客体的城市
场所
理论家
结论
第二章 共同情境
引言
社会变迁
当下的时间
当代城市的体验
记忆与历史
融合
动荡
兴盛与衰落
雅典
结论
第三章 时间、空间
引言
持续和扩展
循环
永久性
必死性
城市化
多样性
看不见的手
当下时刻
结论
第四章 世界主义
引言
新与旧
开放和封闭的社会
主人、客人和寄生虫
都柏林
曼彻斯特
最时兴的
结论
第五章 夜间
引言
黑夜与白天的关系
暴力的夜晚
自由时间
等待
睡与醒
失眠症
作为公共空间的夜生活
夜间旅行
结论
第六章 场景
引言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场景语法
规律性
广泛性
必死性
集体化
戏剧性
越轨
景观
原创性的城市场景
私人与公共/公众
场景的政治经济学
创造性城市
供给和需求
场景与社会形态
结论
第七章 唯物主义
引言
世界经济力量
舍弃
数量与数字景观
怪异性
群体
穷困与富足
资产阶级
生活机会
模仿性传染
波希米亚主义
数量即景观
多样性
奢华
结论
第八章 无常性
引言
城市流动
芝加哥学派
无尽的增殖
建设与重建
新与旧的冲突
改造
置换
升级
位移
超级商店
公共空间
作为一种客观性文化成就的“建成环境”
结论
第九章 兴奋
引言
色情地带
城市情人
步行
街头生活
密度,孤独
奇遇
城市即行为的场所
等待、懒散和打发时间
匿名性与亲密性
怀旧与享乐
人群
结论
集体的自我理解
把这些碎片(重又)组合起来的失忆症
形式
参考文献
索引
城市的想象结构是2022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艾伦·布朗。
得书感谢您对《城市的想象结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