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埠老报馆(潮汕文库·研究系列)

汕头埠老报馆(潮汕文库·研究系列)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梳理晚清民国时期潮汕地区报纸历史,探究经济文化风貌和社会变革。

内容简介

《汕头埠老报馆》以现存的清末至民国时期(1902—1949年)汕头埠老报纸实物为主要资料依据,对各家报馆的报纸名称、创办时间、创办人、主编、出版频率、规格、版数、报社地址、报纸版面、栏目设置以及报纸风格和价值取向等进行客观的分析、比对和研读,尝试梳理和解读各家报纸的出版历史。并从中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试图勾勒出晚清民国时期,潮汕地区的经济文化风貌、民风人情以及社会变革及发展等。

作者简介

曾旭波,广东汕头人。汕头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特约研究员,华侨历史学会会员,汕头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工作于汕头图书馆,现工作于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为汕头地方史、潮汕侨批业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潮汕文库》大型丛书编委会

总序

序言

第一章 清末及民国汕头埠报业概况

一、汕头埠报业的兴起

二、清末及民国汕头埠报业概况

第二章 清末汕头埠报业

《鮀江辑译局日报》

《岭东日报》

汕头埠第一份潮语报纸———《潮州白话报》

《潮声》

《潮声》并非只用白话文

《潮报》

从《新中华报》到《中华新报》

《图画新报》

第三章 民国汕头埠报业

《汉潮报》与《汉潮日报》

《大风日报》

掞张国华之《掞华报》

《公言日报》

《大东报》

《观潮报》与《观潮日报》

孙中山亲自题写报名的《大岭东日报》

《民声日报》

《汕头晨报》

《平报》

《天声报》和《天声日报》

《真言日报》

《铎报》

《民报》

《汕头星报》

《岭东民国日报》

《潮梅日报》

《汕头晚报》

在汕头出版不到一周的报纸———《革命军日报》

《潮梅新报》

《汕报》

《汕头日报》

《南潮日报》

《鮀江春报》

《汕头新报》

《韩江报》

《汕头日日晚报》

《新医声》

《新岭东日报》

《星华日报》

《侨声报》

《正报》

《汕头市民日报》

《小日报》

《商报》

《先声晚报》及其副刊《海岸线》

《中国报》(汕头版)

《新潮汕报》

《天行报晚刊》

《潮海日报》和沦陷期间的报业

《青年日报》

《大光报》(汕头版)

《光华日报》

《光明日报》

《方报》

《建国日报》(汕头版)

《原子能报》

《南声报》

《华侨日报》

《东江日报》

《宇宙光》

《泰斗报》(粤东版)和《泰斗日报》(岭东版)

《国风报》

《新声报》

《和平日报》(汕头版)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汕头各日报联合版》

汕头埠老报上的副刊、特刊和增刊

附录

附录一:汕头埠清末及民国报纸出版情况一览表

附录二:《方志》目录(总计102期)

附录三:《大光报·文史周刊》目录(总计30期)

参考文献

后记

汕头埠老报馆(潮汕文库·研究系列)是2016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曾旭波。

得书感谢您对《汕头埠老报馆(潮汕文库·研究系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两汉风俗观念与社会软控制研究(南开史学青年文库)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两汉时期的风俗观念进行政治文化考察,探讨两汉风俗观念和社会软控制之间的联系。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修订本)(社科文献学术文库·文史哲研究系列) 电子书
本书将历史文献分析、地理学田野考察方法以及人类学思想观念相结合,从地出发,站在人的立场上,观察并分析区域历史发展进程与地理面貌的演变。
东北老工业基地劳模人物传(吉林卷) 电子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吉林省获得表彰的全国劳模达847人(次),涌现出了“电石大王”王亚洲、“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大国工匠”李万君、“时代楷模”黄大年等杰出代表。本书对吉林省不同历史时期的劳模人物史料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就是要在新时代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更好地让人们感受不同时代劳模的初心、美德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
规训革命.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将历史个案并置比较,以阐明和提炼关于宏观社会变化的理论观点。
清史论丛.新史学文库 电子书
本书主要收入张荫麟的清史研究论著,是张氏清史论文的首次汇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