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何思考

孩子如何思考:大师级心理学家的突破性发现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儿童心理学革命性成果,揭开婴幼儿思维之谜,从儿童意识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

内容简介

做一个小宝宝是什么感受?

他们看似神秘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

他们有同理心吗?又如何得知关于道德的复杂事理呢?

当孩子突然冒出一句充满哲思的话,或者张口就是一句诗,你会感到意外吗?

一个小婴儿着迷似地深情凝视母亲的脸庞,可能奠定了人类爱与道德的基础;全心投入地玩着假装游戏的孩子可能解释了我们如何想象未来,甚至是如何写出一本书,如何发明日新月异的科技……童年是人生至关重要的成长阶段,但我们对那个阶段所知的实在太少了,而许多时候甚至忽视了它。

在本书中,国际儿童学习研究泰斗艾莉森·高普尼克将近30年来儿童发展研究领域的革命性发现展示给大家,不仅揭示了孩子意识与思维的独特之处,更融入自己作为哲学家的洞见,深刻剖析了童年生活对一个人的一生,以及童年对于整个人类的重大影响,给我们提供一个完整的、充满情感与智慧的视角,从一种崭新的角度去欣赏童年的丰富性与重要性。

如果你是父母,本书将带你畅游宝宝的精神世界,让你更加理解你的孩子,更懂得如何与他相处。如果你是普通读者,本书将带你重温早已被遗忘的童年岁月,重回滋养了我们一生的沃土。而每一个曾是孩子的大人,都不该错过这本书,因为你将在书中知晓“我为什么是我”的答案。

作者简介

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儿童学习和发展研究的领导者,首位从儿童意识的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家。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教授及哲学系客座教授,曾荣获加州理工学院摩尔杰出学者奖学金。心理理论创始人之一,第一位受邀在美国心理学会开设讲座的儿童心理学家。曾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心理协会、美国哲学学会及诸多儿童福利机构发表儿童心理理论的演讲。代表作《摇篮里的科学家》(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以及《宝宝也是哲学家》广受好评,其中《宝宝也是哲学家》被迪士尼旗下BABBLE网站誉为“50本最佳育儿书籍”之一,她的文章和评论散见于《纽约时报》、《卫报》、《科学人》等各大媒体。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了解你的孩子,才能助力他的成长

引言

毛毛虫与蝴蝶

孩子和童年如何改变世界

本书的思路

第一部分 孩子如何想象世界与他人

01 孩子为何要假装:反事实与因果

反事实思维让我们改变未来

孩子既能计划未来,也能推断过去

奇妙的假装游戏

反事实思维与因果知识相伴而生

孩子就是因果关系大师

大脑中的示意图与设计图

孩子与计算机,谁更聪明

探测机关的实验

02 虚构的内容怎样阐明真理:想象与现实

童年里无处不在的假想同伴

创设心理世界的示意图

从假想同伴到平行世界

自闭症孩子无法想象他人

孩子假想的同伴与成人虚构的角色

想象与现实因何不同

灵魂的工程师

玩耍的功效

03 探寻真理的三大工具:统计、实验与模仿

孩子惊人的学习能力

8个月大的统计学家

3个月大的实验专家

孩子天生会模仿

孩子如何理解心理活动

第二部分 孩子如何感知外在与自我

04 做小婴儿是什么感觉:意识与注意

由外界产生的注意

由内部产生的注意

孩子的注意不同于成人

小婴儿的意识是什么样的

旅行与冥想

灯笼般照亮四周的意识

05 我是谁:记忆与自我

会“骗人”的记忆

孩子的记忆不是一片空白

易受暗示的孩子

此时的我与过去和未来的我

生活在当下的孩子

如何进入婴儿般的“无我”状态

意识为何发生变化

进一步探究意识体验

第三部分 童年奠定人类爱与道德的基础

06 童年经验如何塑造此后的人生:先天与后天

罗马尼亚的孤儿

先天遗传与后天教养间的矛盾

孩子如何“培养”自己的父母

07 学习爱:依恋关系与身份认同

关于爱的理论

超越母爱的爱

生命像天气一样无法准确预知

拥有过去很重要

08 道德的起源:共情与规则

模仿与共情

超越共情的道德

道德观缺失的精神变态者

失控电车困境

扩大道德关怀的范围

孩子与规则

谁来制定规则

哈克贝利·费恩的智慧

尾声

孩子与人生意义

敬畏感

神秘感

结论

致谢

注释及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孩子如何思考是2019年由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加]艾莉森·高普尼克。

得书感谢您对《孩子如何思考》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亲子关系的重建 电子书
看清孩子内心深处的真实困扰,走出看似不可化解的亲子冲突。
儿童心理画:孩子的画会说话,孩子的画这样读 电子书
儿童恐惧心理学 电子书
适读人群 :从出生至12岁儿童的父母,学前或小学老师,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爱好者 1.作者背景专业 内容值得信赖 埃维·克罗蒂是一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经常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笔迹与心理学关系的文章;阿尔贝托·马格尼是一名外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埃维和阿尔贝托合著有《笔迹学》《笔迹与健康》《涂鸦的解读》。 2.及时发现并帮助儿童克服恐惧情绪 恐惧情绪并非总是完全直接而清晰地表现出来,也并不总是通过儿童的嘴巴说出来,特别是在过于专制和压抑的环境中。因此,作者建议父母和老师要特别留意儿童传递出来的非言语信息,即不是通过言语表达出来的信息,如行为举止、发脾气、失眠、遗尿(尿床)、长时间哭泣或啼哭、吃手、乱涂乱画等。 3.从涂鸦中解读孩子的恐惧情绪 当儿童在涂鸦和绘画时,他们会传递出很多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涂鸦和绘画内容本身,还包括儿童操作的方式。因此,我们能观察到他们是如何握笔的、从哪里开始画、在纸上留下什么样的线条和用多大的力度、画面在纸张上所占的空间大小、涂鸦和绘画的形状…… 4.常见的34种儿童恐惧情绪及实用建议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使用,作者将这些恐惧情绪整理成34个单独的标签,如害怕动物、害怕黑暗、害怕昆虫、害怕怪物和幽灵、害怕上学等。 在每种恐惧情绪标签中,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原因、发生年龄、心理类型、行为表现、演变、实用建议、这种恐惧情绪在涂鸦和绘画中的表现。
陪孩子走过青春期 电子书
适读人群 :青春期孩子家长 1.正面管教导师、国际鼓励咨询师、中科院心理学博士陪伴青春期孩子一起成长的故事。 2.正面管教创始人琳洛特推荐。 3.广州di一位“解密青春期养育”家长课程讲师周励老师分享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和家长辅导方法。
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电子书
积极心理学领域中的领军人物最新力作,适合所有想拥有蓬勃而幸福的人生的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