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中日书籍交流史(中日文化交流史)

隋唐中日书籍交流史(中日文化交流史)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依据“书籍之路”理论,从多元的视角,以丰富的案例,构建中日文化交流的独特模式。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10章,既从宏观上探讨“书籍之路”理论及其文明意蕴,又聚焦圣德太子、淡海三船、鉴真、圆仁、圆载等进行个案研究,发掘他们在中日书籍交流史上的相关史事。

此外,本书还对日本入唐求书的举国体制及运作机制、古代书籍流通与国际货币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度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第一章 从传说到史实

一 徐福赍书说

二 神功掠书说

三 王仁献书说

四 《千字文》之谜

五 博士轮换制

六 佛经与历本

第二章 从“丝路”到“书路”

一 丝绸之路

二 “羊毛树”传说

三 从沙漠到海洋

四 东亚的“养蚕之道”

五 “海上丝路博物馆”探秘

六 周作人的“优孟衣冠”论

七 日本遣使唐朝之目的

第三章 从布帛到黄金

一 遣隋使“买求书籍”

二 《白氏文集》的买卖

三 张□和“金贝”

四 新罗的“买书银”

五 陆奥黄金的幻想

六 黄金来自他国

七 产金地的盛衰

八 朝贡品和回赐品

九 遣唐使携带的货币

十 从布帛到黄金

第四章 8世纪的“书籍之路”

一 四通文书

二 不可思议的写经数

三 《奉写一切经所解》

四 石田茂作的解读

五 二通“可请”书目

六 《未写经律论集目录》

七 奈良时代的入唐求书体制

第五章 东亚佛书之环流——以“三经义疏”为例

一 “三经义疏”成书经纬

二 《法华义疏》流播传说

三 《维摩诘经》残卷之谜

(一)“始兴中”

(二)“慧师聪”

(三)“观勒”

(四)“经藏法兴寺”

(五)“定居元年”

(六)“辛未”

(七)“上宫厩户写”

四 从《胜鬘经》到《胜鬘经义疏》

五 《胜鬘经义疏》之西传

六 明空与《胜鬘经疏义私钞》

七 《胜鬘经疏义私钞》之传本

八 《胜鬘经疏义私钞》之写本

第六章 唐历在东亚的传播

一 日本近代的“改历”风波

二 “正朔本乎夏时”

三 中国历法源流

四 唐历东传之轨迹

五 从百济到日本

六 《仪凤历》之谜

第七章 淡海三船与中日诗文交流

一 《续日本纪》的《卒传》

二 《日本高僧传要文抄》引录《淡海居士传》

三 《龙论钞》引录《淡海居士传》

四 《释摩诃衍论》伪书风波

五 《怀风藻》成书经纬

六 《大乘起信论注》与《唐大和上东征传》

七 淡海三船与新罗使者的诗文交谊

第八章 佚存日本的唐人诗集《杂抄》考释

一 日本皇室珍藏

二 篇名与作者

三 伏见宫旧藏与世尊寺流

四 成书年代与编者国籍

(一)《杂抄》的成书年代

(二)编者的国籍

五 《杂抄》与《新撰类林抄》

第九章 最后一次遣唐使的特殊使命

一 从最澄到圆澄

二 从圆仁到圆载

三 关于《维蠲书状》

四 疑问与唐决

五 “经论疏义三十本”

六 国清寺日本新堂

七 新出《金光明经》写经

第十章 古代东亚的“书籍之路”

一 东亚的书籍流通

二 从百济到日本

三 遣隋唐使的使命

四 留学生与留学僧

五 书籍东传的渠道

(一)唐政府的赐予

(二)私人的馈赠

(三)赴日唐人的随身携带

(四)中国商船的舶载

(五)渤海、新罗的赴日使节及商人携带

六 汉文书籍的环流

(一)圣德太子的《三经义疏》

(二)最澄的送至唐朝的书籍

(三)淡海三船的《大乘起信论注》

(四)石上宅嗣的《三藏赞颂》

(五)最澄的《显戒论》

隋唐中日书籍交流史(中日文化交流史)是2021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王勇。

得书感谢您对《隋唐中日书籍交流史(中日文化交流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