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

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最早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以康有为向清廷多次上书以及清代大臣草拟折稿为主要线索,深入探讨了戊戌维新运动的原委与进程,阐明并重新评价了康有为与维新派的变法思想和活动,特别注意当时的政治事件以及各个派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展示了一幅又一幅场景宽广而激动人心的政治画卷。

作者孔祥吉徜徉在档案的海洋里,挖掘大量珍贵的一手材料,不囿于权威、传统之说,力求创新,发人之所未发,言人之所未言。

作者简介

作者孔祥吉(1943—2021),晚清史、中国近代史学者,著名戊戌维新运动研究专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兼职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日本东京大学客座教授,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特聘专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清史研究丛书新编”说明

前言

第一章 康有为的身世及早年变法奏议

第一节 粤海名族 理学世家

第二节 尽释故见 大讲西学

第三节 甲申易枢后的朝局与《上清帝第一书》

第四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康有为早期变法思想的估价

第二章 甲午战后的三次上书

第一节 变法思想趋于成熟

第二节 公车上书

第三节 《上清帝第三书》的递上及其意义

第四节 一场关于中国社会发展前途的大论战

第五节 “扫除更张,再立堂构”的《上清帝第四书》

第三章 与帝党结合及为王鹏运草拟章奏

第一节 帝后党争的激化与康有为向帝党的靠拢

第二节 为王鹏运草疏弹劾徐用仪

第三节 严劾谭钟麟及其对孙中山、康有为两派关系之影响

第四章 民族危机的深重与康有为的对策

第一节 艰苦卓绝的变法准备工作

第二节 胶州湾事件与《上清帝第五书》

第三节 统筹全局 尽变旧法

第四节 大借洋款 以举庶政

第五章 把变法推向高潮

第一节 策动第二次公车上书

第二节 以联英、日为中心的外交政策

第三节 敦促光绪皇帝明定国是

第六章 百日维新期间的变法主张(上)

第一节 以废除八股为中心内容的文化教育改革建议

第二节 成立孔教会的设想

第三节 御门誓众的请求

第七章 百日维新期间的变法主张(下)

第一节 以西法振兴农工商业的宏伟蓝图

第二节 官制改革的理论及实践

第三节 从制度局到懋勤殿

第八章 进呈书籍述考

第一节 进书缘起

第二节 《俄彼得变政记》

第三节 《日本变政考》

第四节 《孔子改制考》

第五节 《列国政要比较表》

第六节 《日本书目志》

第七节 《波兰分灭记》

第八节 《戊戌奏稿》等书开列,实际上并未进呈的书目考订

第九章 局势的恶化与康有为的挽救之策

第一节 罢黜礼部六堂官后的朝局

第二节 保荐袁世凯

第三节 联结与国计划的破产

第四节 错误的抉择 悲惨的结局

附录 康有为变法活动简表

后记

再版后记

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是202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孔祥吉。

得书感谢您对《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德国文化研究 电子书
从历史、区位地理、认同与文化符号的角度对德国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颇有学术创见。
<仪礼经传通解>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仪礼经传通解》的专业学术作品。
金代吏员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金代吏制的学术专著。
民国北京研究精粹 电子书
跟着这本书,从历史中发现北京。
佤族祭词研究 电子书
祭词是佤族祭师“巴猜”们代代口传的祭祀文本,是一种“活形态”押韵口头传统,是佤族口头传统的典型代表。内容涉及佤族生产劳作、贺生送葬、男婚女嫁、建造新居等,语言方面秉承了佤族古歌的特点,在韵律、语义与结构、语用与修辞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通过祭词,可以了解佤族的民俗、历史,也可以深入分析佤语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