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的康有为问题

多元视角下的康有为问题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专题论文涉及康有为对国家、社会与思想的反思和同时代其他人对相关问题的讨论。

内容简介

作为《现代儒学》系列丛书的第三本,本书题为《多元视角下的康有为问题》,就是希望从政教关系、儒家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维新与守旧之争、国家价值和世界秩序等方面来构建一个多面向的康有为形象。

“在中国逐步融入全球社会的时刻,全面陷入危机的儒家该如何继续拥有其价值的普遍性面相?这对先于时代而觉醒的康有为而言既是迫切的问题,也是十分棘手的问题。中国在与西方竞争中的失败,意味着在一个以胜负作为评判标准的世界格局中,儒家价值丧失了解释现实的威力。因此,在康有为看来,仅仅是从信念上来强调儒家伦常的永恒性并不能真正解决儒家所面临的价值危机。由此他选择了具有开放性解释力的公羊学作为改变儒家价值形态安置的框架:这个以三世说为基础的儒家历时性模式,既可以使儒家的话语与作为常道的经学产生关联,也可以为儒家适应西方挑战而需要获得新形态获得发展的可能空间。”

因此,在现在这个时代重新研究康有为及其公羊学,并非出于某种知识方面的考古,而是想借此讨论如何通过创造性的转化来使儒家价值挺立于现代社会,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用体贡献自身的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有各大高校知名学者,如干春松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唐文明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亦为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吴震、郭晓东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何俊为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陈立胜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陈赟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李清良为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丛书作者不仅有海内外知名学者,更着力于发掘中青年学者中的后起之秀。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发刊辞

编委会及主编名单

特辑 多元视角下的康有为问题

康有为《大同书》对国家价值的反思和世界秩序的设想

一、“国家”价值的批判以及“公理”世界的展开

二、《大同书》对于未来公理世界的构建

三、结语

近代中国转型时代“政教关系”问题 ——以反思康有为“孔教”运动为核心

一、“政教”问题何以成了“显题”?

二、晚年朱子何以从政教二元转向了一元?

三、“回向三代”并不意味回归“政教合一”

四、章学诚的历史想象:回归“政教合一”

五、晚清的政教忧虑:“道出于一”与“政教相维”

六、康有为变“孔教”为“国教”的政教设想

七、梁启超“道德革命”:向儒家传统文化的回归

八、结语:关于“近代新儒学”的几点反思

中国革命的历程和现代儒家思想的开展

《公羊》微言与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

一、上古茫昧无稽说

二、诸子并起创教改制

三、素王与孔子托古改制

四、孔子制太平之法

五、余论

维新与守旧之争:论《春秋董氏学》与《春秋繁露义证》对董仲舒的不同诠释

一、引言

二、口说与微言

三、改制之辨

四、小结

浅论康有为对“孝悌”观念的重新诠释

结语

专题论文

中国传统知识谱系中的知识观念

一、问题的提出

二、知识的生产方式、性质与特征

三、知识系统的建构

四、知识的标准及其旨趣

五、经与史交织中的价值性知识维度

六、结语

作为修身学范畴的“独知”概念之形成 ——朱子慎独工夫新论

寓大同、小康于仁道之中:《礼运》与后帝王时代的政教典范问题

一、大同、小康之说与儒或非儒的问题

二、大同、小康作为政教典范

三、从“大同”“小康”到“大顺”:仁与政教新典范

《新唯识论》第四稿谜案考索

试论董仲舒的改制理论

一、以往看待董氏改制理论的三种意见

二、《春秋公羊传》中的改制渊源

三、改制的层次

四、改制应天中的三正、三统

五、改制中的“再而复”“三而复”“四而复”

六、“《春秋》当新王”与“王鲁”

七、董仲舒的改制理论与“辟秦”

专题讨论

儒学与古代中国宗教

读书评论

《孝经》中的政治学——读陈壁生《孝经学史》

儒学动态

儒学与时代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首届年会综述

回顾与展望:“东亚儒学视域中的朱子学与阳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一、东亚阳明学的总结与深化

二、阳明学著作的书评式研讨

三、朱子学的综述与检讨

四、东亚儒学的多元发展

五、结语:东亚儒学的未来展望

编后记

多元视角下的康有为问题是2018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作者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

得书感谢您对《多元视角下的康有为问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思考的技术:解决关键问题的思维导图 电子书
思考是个技术活。掌握了思考的技术,你就找到了解决关键问题的思维导图,让你在遇到问题时,不再手足无措。这本书从全脑思维、学会提问、判断全局、思维导图等七个方面为你解读思考这个技术活。同时,这本书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图解方式让你读起来更加舒服流畅。
问题之道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工具 电子书
本书按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程序,分别论述了信息收集、发现问题、定义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决策的方法和工具。
杂阿含经(下) 电子书
汉译四部《阿含经》——《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与《增一阿含经》,是由佛陀的圣弟子于佛陀般涅槃的当年夏安居时结集出来的,忠实地汇集了佛陀自成佛以来至般涅槃前所宣讲的教法,由此说明了《阿含经》的原始性、根本性与权威性。在汉传佛教的三藏典籍中,《阿含经》就代表着原始佛教,也是印度部派佛教时期所公认的“根本佛法”。为便于广大信徒与学者更好地了解、学修原始佛教,本书校注者以高丽藏为底本,尽量
中阿含经(下) 电子书
汉译四部《阿含经》——《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与《增一阿含经》,是由佛陀的圣弟子于佛陀般涅槃的当年夏安居时结集出来的,忠实地汇集了佛陀自成佛以来至般涅槃前所宣讲的教法,由此说明了《阿含经》的原始性、根本性与权威性。在汉传佛教的三藏典籍中,《阿含经》就代表着原始佛教,也是印度部派佛教时期所公认的“根本佛法”。为便于广大信徒与学者更好地了解、学修原始佛教,本书校注者以高丽藏为底本,尽量
空间正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基于大卫·哈维的理论视角 电子书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空间正义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哈维空间正义理论的缘起、哈维对空间正义的一般理论阐释、哈维对资本主义空间生产非正义性的批评、哈维对构建空间正义社会的理想设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