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2020疫情引发世界格局变化,学者探讨未来经济与国际关系。
内容简介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彻底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也打乱了整个世界的秩序。随着疫情蔓延,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发生深刻重大变化。逆全球化甚嚣尘上,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全球产业链断裂风险增大、经贸科教文化交流举步维艰。在这种形势下,疫情研究已经成为各学科和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人们普遍关注这场疫情过后世界将变成什么模样等根本性问题。本书收入多位多学科顶尖学者关于疫情后未来世界、经济、国际关系等问题思考的成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出版前言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中美关系:风险、选择和路径
逆全球化:疫情后笼罩世界经济的阴影
一 引言
二 民粹主义本质与疫情政治化
三 疫情之后的逆全球化表现
四 逆全球化阴影下的中国应对
后疫情时代的数字经济展望
一 数字时代的中国经济增长:相对乐观预期
二 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长期有利条件
三 疫情为数字经济发展助力赋能
四 疫情之后政府与企业要各归其位,形成合力促进发展
做好应对新型长期衰退的准备
一 引言
二 疫情下的经济形势:研究方法的选择
三 对策要点:就业优先、生存为要、民生为本
切实支持中小微企业
就业优先
聚焦公共工程
四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走上前台
货币政策:创造有利的货币金融环境
协调配合最重要
债务危机深化
五 警惕金融“去中国化”
“去全球化”
金融领域中的“去中国化”
美联储“无底线印钞”的逻辑与警示
一 美国次贷危机演进过程的回顾
二 美联储两步走应对次贷危机:稳定金融、刺激经济
三 QE助推股市泡沫,新一轮金融危机能否避免?
四 美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对全球金融的影响
五 中国应当积极做好经济恢复工作,但不应急于拆掉金融屏障
全球化、疫情与国际经济治理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化的大发展
二 对全球化的反思
三 疫情对全球化的影响
四 调整中的国际经济治理
五 全球化与中国
应对疫情严重冲击 加快推进高水平开放
一 经济全球化面临严峻挑战
疫情冲击下“挑战性全球化”的特点突出
疫情蔓延重创全球经济增长,并将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疫情蔓延将改变经济全球化既有格局,并将形成新范式
二 应对疫情对经济全球化的严重冲击的重要举措
实现中日韩经贸合作的新突破
以中欧一体化大市场为目标形成中欧经贸合作新格局
以RCEP为基础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
三 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以服务业为重点,扩大市场开放进程
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以制度型开放倒逼改革全面深化
全球供应链的疫情冲击与中国应对
一 当今世界供应链分布是效率逻辑主导的全球化结果
二 疫情冲击引发全球供应链中断的风险不断加大
三 疫情冲击下中国供应链安全与全球地位受到极大挑战
四 化危为机,进一步提升我国供应链安全性和全球地位
五 从长期看效率导向的经济全球化仍是不可逆转的
关于当前世界经济与全球化的几点看法
疫情改变中国与世界
一 疫情全球扩散,多数国家陷入“两难”
二 中国产业链是否会因全球疫情受到二次冲击?
三 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走向
四 经济民族主义对中国极其不利
五 提振消费,恢复中国经济
六 疫情后的“新型冷战”
七 回归传统,建构中国话语体系并走向世界
透视肺炎疫情下的全球金融动荡:原因、特征、影响与对策
一 全球金融动荡的表现
二 全球金融动荡的触发因素与深层次原因
三 全球金融动荡可能尚未结束
四 本次全球金融动荡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异同
五 全球金融动荡对中国的潜在影响
六 政策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与百年变局
一 疫情堪比世界大战,既有国际秩序难以为继
二 世界经济全面衰退,离大萧条只一步之遥
三 大国关系继续分化重组,中美关系的对抗性与牵引力更加凸显
四 全球地缘战略格局进一步变化,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更加明确
五 全球化遭遇逆流漩涡,全球治理面临空前危机
六 制度、模式、科技之争越来越成为国际政治较量的核心
七 中国与世界关系再出发的思考
避免中美关系的“自由落体运动”
一 当外交官都变成了政治人物
二 为何中美关系一去不复返?
三 希望在中国这一边
疫情后的欧洲与中欧关系面临的问题
一 疫情对欧洲的影响,特别是对欧洲整体走向的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
对社会的影响
对政府和政党的影响
从欧盟层面看
二 疫情对中欧关系的影响
贸易投资作为中欧关系的“压舱石”需要予以特别关注
提高政治合作的层次
社会舆论需要引导
三 欧洲联盟与世界体系
欧盟关于未来世界的主流观念或提法
(二)关于未来全球治理的基本思路
四 中欧能否共同推动公共卫生领域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美国内政外交与中美关系
一 疫情冲击下的美国
二 疫情背景下美国与世界的关系
三 新冠肺炎疫情与中美关系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世界与中日关系
一 新冠肺炎疫情铸就新的历史转折点
全球化方向不会逆转,但节奏范式将有调整
国际关系的区域化发展将提速
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融合经济与安全
二 疫情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复杂多重
对日本政治、政局和社会的影响
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如何认知和构建新时代中日关系
三 探索中日合作的多边路径面临机遇
三边合作成效通过疫情防控检验
携手防控成果赋能多领域合作
以中日韩合作带动区域治理
疫情后的非洲和中非关系
一 疫情后的非洲经济
疫情给非洲经济增长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
疫情对中非经贸合作的负面影响
疫情并未改变非洲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
二 疫情后的非洲安全
三 疫情后世界大国在非洲的竞争
四 疫情后中非将继续强化和提升合作关系
物质利益与价值观念:全球疫情之下的国际冲突与合作
一 全球疫情之下:人、国家与国际社会
人性与理性
国家的治理能力
国际组织的效用
二 全球疫情之下:“被缚的”全球生产链与国家的“两难困境”
“被缚的”全球生产链
全球生产链导致国家的“两难困境”
三 全球疫情之后:世界秩序的三种可能走向
四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与全球治理变革
一 全球治理及治理机理
全球治理是为应对全球性问题而生
全球治理主要依赖制度治理
大国是全球治理中的核心要素
二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治理困境
国际组织陷入部分失灵状态
各类国际机制反应失灵、行动迟缓
大国协调与合作难度加大,领导缺失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治理变革
维护现有的世界秩序,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形成命运共同体
转变观念,树立共同体意识,形成理念共同体
改革现有国际制度,增强其权威性和行动力,形成制度共同体
赋权、赋能世卫组织,强化其制度性权力,升级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
采取共同政策,构建政策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
加强大国合作,形成大国责任共同体
四 结语
病毒时刻:无处幸免和苦难之问
一 突然的无处幸免
二 形而下问题暴露了形而上问题
三 危机:生存之道和游戏规则
四 苦难的本源性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与世界秩序是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赵剑英。
得书感谢您对《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与世界秩序》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