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劳动争议实用手册,案例详解,标准全面,快速解纷。
内容简介
《劳动争议实用法律手册(2)》紧扣需要,用丰富案例和疑难解答,帮读者轻松掌握纠纷,解决法律知识;文本标准,所收录的文件皆为国家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等正式文件,并标明公布文号及实施日期;内容实用,由专业人士精心编辑,通过图表、应用脚注等方式为纠纷解决提供全方位信息;快捷有效,实用附录和图书内容完美搭配,有效避免读者在解决纠纷过程中走弯路。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辑说明
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图
劳动诉讼流程示意图
一 综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促进就业
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五章 工资
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八章 职业培训
第九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 附则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一、适用范围
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三、工资
四、工作时间和休假
五、社会保险
六、劳动争议
七、法律责任
八、适用法律
劳动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三章 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
第四章 聘用合同
第五章 考核和培训
第六章 奖励和处分
第七章 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
第八章 人事争议处理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节录)
三、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
四、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
五、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
六、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七、切实为农民工提供相关公共服务
八、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
九、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十、加强和改进对农民工工作的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节录)
典型案例
1.陈某诉赖某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
2.杨某诉上海宝钢二十冶企业开发公司物件坠落损害责任纠纷案
疑难问题
1.如何区别劳动争议与人事争议?
2.如何认定当事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3.事实劳动关系如何认定?
4.如何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
5.工作时间内,劳动者在工作场所的卫生设施内发生伤亡,主管部门认定与工作无关,不构成工伤,是否有法律依据?
6.用人单位依法建立的规章制度,是否可以成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7.如何认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8.用人单位可否对员工的休息日进行调整?
9.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的工资如何计发,其休息休假如何确定?
10.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延长工作时间的程序是什么?劳动者是否有权拒绝?
11.休息日或法定休假日加班,用人单位可否不支付加班费而给予补休,补休的标准如何确定?
1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如何认定劳动者的工资标准?
13.用人单位拒绝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而侵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应如何寻求救济?
二 劳动合同[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章 劳务派遣特别规定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实施《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合同问题的解答
一、关于厂长、经理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
二、关于党委书记、工会主席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
三、关于固定工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
四、关于长期病休、放长假和提前退养职工签订劳动合同问题
五、关于农民轮换工的劳动合同期限问题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用工范围和用工比例
第三章 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协议的订立和履行
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章 跨地区劳务派遣的社会保险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劳务派遣行政许可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集体合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集体协商内容
第三章 集体协商代表
第四章 集体协商程序
第五章 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解除和终止
第六章 集体合同审查
第七章 集体协商争议的协调处理
第八章 附则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案中涉及商业秘密侵权问题的函
典型案例
1.谢某诉重庆某制品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
2.上海某公司有限公司诉唐某劳动合同纠纷案
疑难问题
1.劳动合同适用哪些范围?
2.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不能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发生法定代表人变更、分立或合并情况时如何处理劳动合同?
4.事业单位在编制外招用劳动者,必须签劳动合同吗?
5.如果劳动者需要解除劳动合同,应该如何办理手续?
6.劳动合同中未约定劳动报酬怎么办?
7.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承担何种法律后果?
8.离退休人员返聘后终止劳动关系,用工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吗?
9.用人单位未按法律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怎么办?
10.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承担何种法律后果?
11.“临时工”能否与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12.用人单位能否通过约定的方式限制劳动者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解除权?劳动者行使单方解除权时,造成用人单位损失,应否承担赔偿责任?
13.具备合法用工资格的企业法人未依法为外来从业人员缴纳综合保险费的,劳动保障部门应如何处理?
14.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受何限制?
15.用人单位是否可以根据劳动者的等级考核规定“末位淘汰”,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常用文书
劳动合同书(参考文本)
三 劳动报酬与工时休假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工资总额的组成
第三章 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
第四章 附则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
一、关于工资总额的计算
二、关于奖金的范围
三、关于津贴和补贴的范围
四、关于工资总额不包括的项目的范围
五、关于标准工资(基本工资,下同)和非标准工资(辅助工资,下同)的定义
六、奖金范围内的节约奖、从兼课酬金和医疗卫生服务收入提成中支付的奖金及津贴和补贴范围内的各种价格补贴,在统计报表中单列统计。
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工资集体协商内容
第三章 工资集体协商代表
第四章 工资集体协商程序
第五章 工资协议审查
第六章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节录)
最低工资规定
关于进一步健全最低工资制度的通知
一、充分认识健全和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的重要意义
二、继续加大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力度
三、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
四、加强对最低工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国家劳动总局 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摘录)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国家劳动总局关于制定《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实施细则的若干问题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
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劳动部贯彻《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
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典型案例
1.刘某诉某纸业有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
2.林某诉某公司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
疑难问题
1.员工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发放的工资可否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2.哪些工资不应计算在最低工资的范围内?
3.对于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具体应当采用怎样的方式和程序?
4.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工资标准未约定的情况下,劳动者的工资标准应当如何确定?
5.什么是计件工作日?进行计件工作的职工怎样计算工时?
6.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应如何支付?
7.用人单位强令加班加点怎么办?
8.用人单位经上级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还需支付加班工资吗?
9.计算加班费的基数应如何确定?
10.公司效益不好,可以采用发放本公司产品来代替应发工资吗?
11.用人单位能否以实物或购物券代替现金支付工资?
12.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能否以扣工资的形式处罚劳动者?
13.劳动者请事假,并经用人单位批准,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劳动者该期间的工资?
14.劳动者被取保候审、被判处缓刑、被监外执行以及因被采取强制措施而未参加劳动的,用人单位是否有义务支付工资?
15.劳动者参加社会活动,用人单位应否支付工资?
16.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将承担何种责任?
17.当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或劳动报酬等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约定时,劳动者是否需要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适用集体合同的约定?
四 工伤与职业病处理[1]
伤残鉴定等级划分标准图
工伤保险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三章 工伤认定
第四章 劳动能力鉴定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前期预防
第三章 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第四章 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工伤认定办法
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
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
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鉴定程序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诊断机构
第三章 诊断
第四章 鉴定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典型案例
1.李某诉北京某运输公司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
2.朱某诉上海某彩印有限公司工伤保险待遇纠纷案
疑难问题
1.“过劳死”是否应当认定为工伤?
2.哪些情况属于工伤?
3.工伤认定申请时应提交的材料有哪些?
4.怎样理解“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5.厂区的附近区域是否属于“工作场所”?
6.职工因工伤事故导致身体残疾,所享受的待遇根据伤残等级的不同而有何不同?
7.对工伤认定和伤残等级的鉴定结论不服,可否申请仲裁?
8.区别工伤保险与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9.农民工应当如何参加工伤保险?
10.工伤保险费由谁缴纳?
11.如何理解与适用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突发疾病的情况?
12.职工因工多处受伤,伤残等级如何评定?
13.工作中受到精神伤害,能否要求工伤赔偿?
14.违法转包下的工伤保险责任?
15.外派劳务人员因工伤亡的工伤保险应如何处理?
16.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争议的解决途径?
常用文书
1.工伤认定申请表
2.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申请表
五 社会保险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基本养老保险
第三章 基本医疗保险
第四章 工伤保险
第五章 失业保险
第六章 生育保险
第七章 社会保险费征缴
第八章 社会保险基金
第九章 社会保险经办
第十章 社会保险监督
第十一章 法律责任
第十二章 附则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
第一章 关于基本养老保险
第二章 关于基本医疗保险
第三章 关于工伤保险
第四章 关于失业保险
第五章 关于基金管理和经办服务
第六章 关于法律责任
第七章 其他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征缴管理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四章 罚则
第五章 附则
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社会保险费申报
第三章 社会保险费缴纳
第四章 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处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
国务院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
一、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范围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方法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制和审批
五、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和调整
六、社会保险基金决算
七、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组织实施
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采集和审核
第三章 保管和维护
第四章 查询和使用
第五章 保密和安全管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
典型案例
1.某化工公司诉邵某用人单位责任纠纷案
2.陈某诉淮安市清浦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会保险纠纷案
3.朱某诉某市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保险纠纷案
4.郑州某燃气有限公司诉肖某失业保险待遇纠纷案
疑难问题
1.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是否享有社会保险待遇?
2.在参与社会保险过程中,个人享有哪些权利?
3.社会保险行政管理的职责如何分工?
4.职工个人如何缴纳养老保险费?
5.个人与所在用人单位发生社会保险争议时如何解决?
6.失业保险基金用于哪些支出?
7.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是否给予家属补偿?
8.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9.关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如何应用?
10.用人单位的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如何确定?
11.个人账户养老金能否提前支取?
12.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能否继承?
13.可以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法定年龄是多少岁?
14.缴费年限累计如何计算?
15.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怎样的条件才能在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16.符合哪些条件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17.再次失业情况下如何领取失业保险金?
六 劳动安全与劳动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
第三章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第四章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第五章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矿山建设的安全保障
第三章 矿山开采的安全保障
第四章 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
第五章 矿山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第六章 矿山事故处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事故报告
第三章 事故调查
第四章 事故处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 劳动过程的防护
第四章 职业健康监护
第五章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七章 罚则
第八章 附则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附录: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
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疑难问题
1.“生死合同”有效吗?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必须载明哪些劳动安全事项?
2.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安全卫生规定的,有什么后果?
3.对于女职工的哺乳时间,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4.未成年人不得从事哪些工作?
5.生产经营企业可以用发放工作服补贴的方法来代替发放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吗?
6.对从事特种职业的人员有哪些要求?
七 就业与培训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政策支持
第三章 公平就业
第四章 就业服务和管理
第五章 职业教育和培训
第六章 就业援助
第七章 监督检查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
残疾人就业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用人单位的责任
第三章 保障措施
第四章 就业服务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求职与就业
第三章 招用人员
第四章 公共就业服务
第五章 就业援助
第六章 职业中介服务
第七章 就业与失业管理
第八章 罚则
第九章 附则
企业职工培训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企业和职工的责任
第三章 培训保障
第四章 罚则
第五章 附则
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
第三章 职业技能鉴定的组织和实施
第四章 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
第五章 罚则
第六章 附则
八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企业劳动争议协商调解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协商
第三章 调解
第四章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调解
第三章 仲裁
第四章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节录)
第一编 总则
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三编 执行程序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劳动保障监察职责
第三章 劳动保障监察的实施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三章 仲裁程序
第四章 附则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仲裁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
第三章 仲裁庭
第四章 仲裁员
第五章 仲裁监督
第六章 附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
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劳动争议受理问题的复函
劳动部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
一、关于劳动争议受案范围问题
二、关于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问题
三、关于劳动争议仲裁处理时效问题
四、关于仲裁调解的程序和效力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事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如何计算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期限应当如何起算问题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通知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劳动争议纠纷案件审判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重要性
二、建立完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提高企业自主解决争议的能力
三、大力推进乡镇街道调解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化解纠纷的工作基础
四、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作用,拓宽劳动争议调解的渠道
五、推动事业单位人事争议调解工作,为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提供保障
六、建立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应急调解协调机制,及时处置重大集体劳动人事争议
七、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与仲裁的相互衔接,共同做好争议处理工作
八、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调解质量和效能
九、明确职责分工,形成推动调解工作合力
典型案例
1.季某诉海门市某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案
2.贡某诉某食品贸易公司确认劳动关系纠纷案
疑难问题
1.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需满足哪些条件?
2.劳动仲裁中能否先予执行?
3.劳动争议当事人对纠正后裁决仍不服是否有申诉权?
4.第三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否起诉?
5.死亡职工引起的劳动争议,其合法权益如何保障?
6.信访部门受理并处理了属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案范围内的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否受理?
7.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从而发生争议,如何认定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8.“辞退职工”是否包括因违纪被辞退的职工?
9.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就落实国家有关人事政策发生的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受案范围?
10.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制作的调解协议书,能否作为申请强制执行的依据?
11.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应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12.委托代理的授权委托书无明确授权的,其效力应如何认定?
13.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支付工资争议引起的劳动仲裁,仲裁时效应如何起算?
14.对于鉴定意见,在什么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重新鉴定?
15.仲裁裁决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的仲裁裁决确有错误,被人民法院撤销的,应如何处理?
常用文书
1.劳动争议调解申请书
2.劳动争议仲裁申诉申请书
3.民事起诉状
实用附录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通信方式
劳动争议实用法律手册是2015年由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作者尹彦品著。
得书感谢您对《劳动争议实用法律手册》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