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本体论研究

牟宗三本体论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在系统梳理中西方本体论学术资源的基础上,对牟宗三本体论进行研究。

内容简介

作者对牟宗三本体论研究的学术立场、理论范式、逻辑进路、结构框架等进行系统研究。

将牟宗三本体论的治学思路置于整个20世纪中国本体论研究中进行横向、纵向比较,以期对其相关理论做出客观的历史定位及评价;在与相关学者的研究比较中,反思20世纪儒学本体论研究的理论进展及困境,探寻当前儒学研究的正确方向。

作者简介

作者王政燃,哲学博士,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副研究员。

河北省第三批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中国哲学与社会发展理论及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9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篇,2篇发表于《河北日报》的文章被光明网转载。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第一章 本体论的学术资源

一 西方本体论资源

(一)哲学发源时期的古希腊本体论

(二)西方中世纪的神学本体论

(三)西方近代本体论的构建

二 康德对西方传统本体论的批判

(一)康德对认识论“本体”的构建

(二)康德对实践论“本体”的构建

三 中国本体论资源

(一)中国“本体”概念的由来

(二)玄学本体论

(三)佛学本体论

(四)宋明儒学的本体之思

四 传统本体论困境与生命本体重构

(一)本体论困境的由来

(二)传统本体论的理论局限

(三)生命视域下本体的呈现可能

五 牟宗三本体论的学术资源

(一)牟宗三本体论中的康德哲学资源

(二)牟宗三本体论的佛学资源

(三)牟宗三本体论的儒学资源

第二章 本体境界

一 西方至善论与康德的批判

(一)西方“至善论”的发展历程

(二)康德对“至善”的论证

(三)康德的三大悬设

二 生命中的圆善与境界

(一)牟宗三对康德“最高善论”的批判

(二)生命中的圆善

(三)圆善中的境界

三 生命之教

(一)何为宗教

(二)传统的宗教与理性的宗教

(三)儒教的生命内涵

(四)生命视域下的宗教何以可能

四 以圆教成圆善

(一)佛家圆教

(二)道家圆教

(三)儒家圆教

五 牟宗三“圆善论”与康德“最高善论”之比较

(一)“最高善”与“至善”

(二)“幸福”与“道德”的同一

(三)“最高善”是神学还是哲学

(四)从“最高善论”到“圆教”

(五)“圆教”与中西哲学的会通

第三章 本体呈现

一 现象与物自身

(一)康德的本体之思

(二)动摇的物自身与现象

(三)物自身与现象的超越区分

二 本体的道德进路

(一)道德优先

(二)人虽有限亦可无限

(三)执与无执两层本体论的统一

三 道德的形上学——显现本体界的实体之路

(一)以良知作为道德实体构建道德界

(二)以良知作为存在实体构建本体界

(三)牟宗三论智的直觉

四 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的历史定位

(一)形而上学的由来

(二)后现代视域下形上学面临的困境

(三)价值本体论与道德的形上学

第四章 本体坎陷

一 知体明觉开知性

(一)知体坎陷与知性开显

(二)“平地起土堆”与感触直觉

(三)识心之执与先验概念

二 新外王之探索——理性运用与理性架构

(一)理性的运用表现

(二)理性的架构表现

(三)以运用表现转出架构表现如何可能

三 牟宗三“良知坎陷”说的客观评价

(一)“良知坎陷”说的缘起

(二)“良知坎陷”说的归旨

(三)“良知坎陷”说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牟宗三本体论研究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政燃。

得书感谢您对《牟宗三本体论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北宋新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揭示新学作为一个学派的整体学术特色,讨论了陆佃、郑侠、耿南仲等新学后学的学术思想和理学、蜀学、北方学者对新学的攻击,并结合孟子升格运动、天地分祭合祭之争等问题,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揭示了新学之学术与政治的纠葛。
哲学观研究 电子书
本书论述了哲学观与世界观、黑格尔的哲学观、马克思的哲学观、哲学观与现代哲学、当代中国的哲学观念变革、哲学观与哲学研究以及哲学观与哲学教育等七个问题,揭示了哲学的特殊的理论性质和独特的社会功能,展现了哲学发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永不枯竭的理论空间。
<仪礼经传通解>研究 电子书
一部研究《仪礼经传通解》的专业学术作品。
庐山慧远教团研究 电子书
庐山慧远教团是指东晋时期以慧远为中心,在庐山建立的一个佛教修行团体。慧远教团时期,是中国佛教由都市佛教向山林佛教转型的时期。庐山教团在中国佛教山林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庐山教团对佛教戒律汲汲以求,并在佛教戒律传译中做出巨大贡献,在具体实践中以富有中国特色的僧制为教团规则。与长安鸠摩罗什教团相呼应,代表了中国佛教发展的两个方向。本书对它做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介绍,颇具学术价值。
卢梭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回归自然”是卢梭全部思想的核心,“自然”“自由”“情感”是理解其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和经纬线,而这三者又是贯穿西方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研究卢梭的美学思想,应在由“自然”“自由”“情感”所构成的现代性问题关联域中做整体考察。本书以启蒙时代的文化及美学思潮为背景,探讨卢梭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概貌、潜在逻辑体系、主要理论范畴、现代价值阐释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而探究其对于当下美学与文化建设的正反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