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少年发声》系列第二部,与15位被贴上心理问题标签的孩子对话。
内容简介
在这个社会就各种教育问题展开热议时,我们很少听到教育对象的声音。
中国教育走到今天是什么一个状况?在信息爆炸时代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的成长诉求是什么?这两者之间匹配吗?孩子们的思考和感受,理当被听见、被尊重。
本书是《少年发声》系列的第二本,这次的访谈对象有些特殊,他们全都是被贴上各类心理问题标签的孩子,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厌食症等,涵盖了目前中国青少年最为普遍的各类心理疾病。
写作结构计划先以这些孩子的故事为开篇,然后是作者与孩子的真实对话,在每篇访谈后,会邀请著名儿童和青少年心理专家老师、儿童精神科医师等针对孩子的情况,给到专业的分析和建议。通过本书可以让更多家长和教育者了解当今中国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形成原因、孩子们的内在感受和真实需求,从而引发社会的关注,形成合力帮助孩子。
作者简介
作者陈瑜,少年大不同&人生大不同创始人,上海青年文联副会长,上海市十大文化新人,上海青联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原《申江服务导报》副总编,有近20年媒体从业经验、近10年公益和家庭教育行业积累。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1 请把孩子当“人”来对待!
前言2 孩子们太不快乐了,我想说说这是为什么
No.01 “我高一休学,想弄明白:学习是为了什么?爱又是什么?”
No.02 “自卷”的学霸,凌晨4点起床学习……
No.03 “上学之前,我一直觉得司机和阿姨,像我爸爸妈妈……”
No.04 “我妈失控地暴揍我,感觉她都不想要我了……”
No.05 “妈妈想在我房间装监控摄像头,我和她完全无法交流……”
No.06 她常考年级第一,却从六年级开始自残、酗酒……
No.07 “要开学了,我好怕爸妈的坏情绪会影响我的学习……”
No.08 “我从三楼跳下来,被路人接到,我妈却说……”
No.09 “10岁起读了10年国学,我不能再骗自己了……”
No.10 “读初三后,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抖……”
No.11 165厘米/36公斤,她被父母“骗”去医院治疗厌食症……
No.12 “我期望妈妈更恶劣,把我逼死了,她一辈子活在内疚里……”
No.13 长期失眠、不想上学,但他什么都不敢告诉妈妈……
No.14 强迫症,差点把学霸乖乖女逼疯了……
No.15 “我不断与亲人对抗,寻找‘回家’的路……”
后记 我是陈瑜,我一直在!
不被理解的少年是2023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陈瑜。
得书感谢您对《不被理解的少年》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