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言志”新辨

“诗言志”新辨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诗言志新辨”探讨二十多个传统热门论题,涵盖“诗言志”本义、历史年代、文学独到特色等。

内容简介

“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也是中国文论的首要母题。本书以“诗言志新辨”为题,着重挑选了与之相关的二十多个传统热门论题,对它们进行逐一辨析。内容涉及多方面,如“诗言志”的本义;“诗言志”观念产生的年代;我国先民对“诗言志”之“志”合法性的打造;我国先民在“诗言志”之“言”的创造上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诗言志”主导下的中国文学在抒情性与可感性上的独到特色等。“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也是中国文论的首要母题。本书以“诗言志新辨”为题,着重挑选了与之相关的二十多个传统热门论题,对它们进行逐一辨析。内容涉及多方面,如“诗言志”的本义;“诗言志”观念产生的年代;我国先民对“诗言志”之“志”合法性的打造;我国先民在“诗言志”之“言”的创造上所付出的努力,以及“诗言志”主导下的中国文学在抒情性与可感性上的独到特色等。

作者简介

作者韩国良,1964年4月生,文学博士,南阳师院文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与佛道文化研究,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CSSCI期刊近30篇),出版著作有《道体·心体·审美:魏晋玄佛及其对魏晋审美风尚的影响》等。主持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各1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引论

第一章 “诗言志”新说

第一节 情志不同,志烈于情

第二节 论“诗言志”观念产生于西周之初

第二章 “《诗》三百”的成书与“诗言志”

第一节 “诗言志”与春秋所称“逸诗”的属性

第二节 “诗言志”与《商颂》作年

第三节 “诗言志”与“孔子删诗”

第三章 “兴”与“诗言志”

第一节 “比兴”与“诗言志”

第二节 “兴寄”与“诗言志”

第三节 “情兴”与“诗言志”

第四节 前人对“赋比兴”之“兴”的诸多误解

第四章 《离骚》与“诗言志”

第一节 “男女君臣之喻”与“兴”的发展

第二节 “离骚”的涵蕴与“诗言志”境界的提升

第三节 从两汉文人的屈原评价看其对“离骚观”的接受

第五章 辞赋与“诗言志”

第一节 释“辞”

第二节 说“赋”

第三节 曲终奏雅与宣情驰藻

第六章 诸子文论与“诗言志”

第一节 孔子的“兴观群怨”与“诗言志”

第二节 孟子的“以意逆志”与“诗言志”

第三节 老子的“自然无为”与“诗言志”

第四节 韩非的“崇实尚用”与“诗言志”

第七章 汉乐府与“诗言志”

第一节 汉乐府之立与“诗言志”

第二节 汉乐府之罢与“诗言志”

第八章 “诗言志”观念在后世的深化

第一节 “兴趣说”对“诗言志”观念的深化

第二节 “文气说”对“诗言志”观念的深化

第三节 “境界说”对“诗言志”观念的深化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诗言志”新辨是202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韩国良。

得书感谢您对《“诗言志”新辨》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诗境浅说 电子书
选诗独到,赏鉴经典,久负盛名的诗境鉴赏读本。
诗国之星 电子书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昨夜星辰”,包括我国古代“双星”和“群星”;下卷“今夜星辰”,包括近现代重要诗人。共36万字,配有插图60幅,介绍古今诗人词家130余人,赏析作品超过350首。
诗路衢江 电子书
这是一本诗集。主要描写的是衢州的山水、人文、地理。诗选多以诗人为主轴,按年代罗列诗篇。少数诗人如杨万里,抛下书本,面对真山真水,灵感自然流露,就有更多草市小村浅滩深潭收入笔底。而本土诗人的足迹就更广泛,他们深入穷乡僻壤,苦心孤诣,让藏于深闺好山佳水因诗而辉映成趣,过往的日子保留存档。
黎里诗钞 电子书
本书是有关黎里诗词作品的集大成者。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黎里古称梨花村,这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这里也是吴越交界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古战场之一。黎里自古文风鼎盛,西晋时期的张翰因思念家乡而辞官回乡,在家乡元荡之畔设墊施教;唐代陆天随晚年流连鸭栏泾,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到了宋元明清,更是..辈....黎里因深厚的文化底蕴及钟灵毓秀的地理环境,涌现出了许多才子佳人,也吸引了无数
禾山诗钞 电子书
《禾山诗钞(精)》的作者黄瀚是清末厦门籍举人,任厦门禾山书院旧址创办的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校长,厦门沦陷后,黄瀚与门下多人组织“秋社”,言辞慷慨,诗稿也反映了厦门地方的风土习俗等。厦门的诗风一向崇尚盛唐。乾隆年间以黄日纪为代表的云洲诗社盛极一时,沈归愚评黄日纪的诗乃“本唐人”。黄瀚弱冠能诗,即受到当地社会“诗必盛唐”的影响。由於侨商出身的家庭背景,加上居住在厦门岛东南一隅的美丽海滨,黄瀚先生那淡泊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