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如果不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一种道德观念,就很难指望他们将来担负起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道义和责任,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所以在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人文环境日趋下降的今天,通过构建一系列丰富的符合学生认知的生态道德教育实践,让学生在增长知识、锻炼才干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生态意识,确立一种对环境负责的道德感、义务感和使命感,培养敬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体验关怀、合作、理解的情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树立起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道德观,使他们在进入社会之前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认识,进而完善一个人的素质。所以现在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现在,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国际改革的主流和趋势。我国也已启动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改革的总体精神是面向多元化的生活,面向学生的生活经验,面向学习化社会,面向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教育已成为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今天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当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的德育体系更多地注重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道德则从人与环境(自然、社会、他人)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念出发,来规范人的行为和意识,来提升人的精神世界和品质,形成道德素养的新的维度,为道德教育增添新的内容,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其必将丰富和充实学校德育的内涵和外延。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是2010年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张玉霞。
得书感谢您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