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与教化:阳明后学的政治哲学

信念与教化:阳明后学的政治哲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真正的哲学家及其思想不仅只属于他们自己生活的时代,而且属于所有的时代。

内容简介

阳明后学以王阳明心学思想为宗旨,坚守“良知”的信念,不遗余力地在社会上推行心学教化运动,在晚明思想界和社会上形成了巨大地影响。

从政治哲学角度看,阳明后学沿着王阳明开创的“化治世为治心”的思路,坚信人内在的道德理性、意志和情感可以成为改造政治社会的力量,认为“良知”可以外化为规范、准则,人们通过“致良知”的道德实践,能够实现“万物一体”的理想秩序,使得“三代之治”的理想社会再次重现。

阳明后学崇奉“政学一体”的理念,既为学,又为政;既讲学不辍,又热心地推动社会教化,这一方面传播和推广了王阳明的心学,一方面也从为学、为政的实践中落实了他们所信奉的政治哲学思想。

在阳明后学的思想和行动中,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得到了深化和发展。阳明后学的政治哲学,是心学政治哲学思想的演绎和丰富。

作者简介

作者朱承,1977年出生,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孔子学会、朱子学会、阳明学研究会、上海市儒学研究会等理事,上海市曙光学者(2012)、阳光学者(2009)。代表性著作有《礼乐文明与生活政治》(人民出版社,2019)《信念与教化:阳明后学的政治哲学》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信念政治与社会教化

一、儒家的德治传统

二、信念与良知力量

三、教化与觉民行道

第一章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阳明学派兴起

一、学术史上对阳明学流播原因的分析

二、发挥心体与构造社会

三、收拾人心与确立信念

四、走向民间与广泛教化

五、小结

第二章 阳明学派的基本政治问题

一、治心与治世

二、万物一体与理想秩序

三、良知与准则

四、觉民行道与社会教化

五、学术与政治

六、小结

第三章 王畿的政治理想与讲学事业

一、先天正心与良知政治

二、一体之治与担负世界

三、诚伪之辩与王道理想

四、讲学事业与政学合一

五、小结

第四章 欧阳德的政学合一思想

一、学与成圣之路

二、政与良知本体

三、政学本非二事

四、小结

第五章 邹守益的礼治思想

一、以心说礼与以礼说心

二、礼治精神与乡村建设

三、泥守古礼与礼本人情

四、小结

第六章 聂豹的教化思想

一、归寂之学与信念政治

二、人伦教化与端正风俗

三、仕学一体与辩学为政

四、小结

第七章 王艮的平民政治思想

一、政治狂情与政治理想

二、治世与治身

三、师道与教化

四、小结

第八章 李贽的异端思想

一、穿衣吃饭与理想政治

二、童心真心与真实生活

三、一人一用与个体自由

四、圣凡同一与人人平等

五、小结

结语

附录 王阳明的传统观及其现代意义

一、圣人尊崇与理想认同

二、批判虚文与质疑先儒

三、思想革新与多元接纳

参考文献

一、古代典籍

二、近人撰著

三、期刊论文

四、中文译著

后记

信念与教化:阳明后学的政治哲学是2018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朱承。

得书感谢您对《信念与教化:阳明后学的政治哲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黑格尔的社会哲学.现代社会政治理论译丛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两部分,不仅希望对黑格尔的社会哲学加以剖析和阐明,而且更希望探讨他对当代哲学的相关性与重要性,试图指出黑格尔如何为我们反省若干当代问题、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思考提供凭借。
黑格尔的政治神学:《精神现象学》与《法哲学原理》释义 电子书
本书以政治神学作为解释路径,勾勒出一个“政治神学家”黑格尔的形象,选取了作为黑格尔思想成熟标志的《精神现象学》与作为其政治思想成熟标志的《法哲学原理》作为解读对象,通过细腻、深刻、扎实的文本分析,一方面梳理黑格尔体系的逻辑,一方面循着黑格尔的逻辑检验黑格尔对其所继承的西方文明史中具有重大意义的思想体系的分析与反思,最终在此基础上对黑格尔体系的得失做出一定的评价。
向心而行:王阳明 电子书
超好读、好懂,又极有趣的王阳明及其心学读本。
中国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础:以朱熹政治哲学为核心 电子书
阐释中国古代治理的伦理道德基础,将德治传统与现代善治融合发扬。
觉世之道——王阳明良知说的形成 电子书
本书主旨在重访影响东亚世界深远的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良知说”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