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内蒙古饮食文化研究》是一本介绍内蒙古饮食文化的研究性大众科普读物。《内蒙古饮食文化研究》系统介绍了内蒙古菜肴的制作工艺、相关趣事、食用历史、饮食礼仪、营养保健、饮食忌等,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是大众了解内蒙古美食概貌的一个平台。
作者简介
郭爱平,男,汉族,1971年9月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硕士研究生,不错职业指导师,不错烹调技师,公共营养师,重量职业技能鉴定不错考评员,内蒙古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大师,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内蒙古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内蒙古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党支部书记。曾任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第四届人大代表。曾获内蒙古烹饪技术大赛特金奖、内蒙古师范大学科研奖两项、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政府三等奖、内蒙古自治区技术能手、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优选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科普专家团专家、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智库专家等荣誉。发表论文《响应曲面法优化卤制羔羊尾骨着色工艺》等十六篇,有《全国院士专家工作站服务体系建设》等二十七项课题,有《趣话内蒙古美食》等三部著作。发明有“一种即食苁蓉风味馓子及其制作方法”(号:ZL2015 1 0525905.5)等四项。郭治宇,男,汉族,2001年1月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就读于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
章节目录
绪论[1]章饮食文化概述[5]一、饮食文化的概念[5]二、饮食文化的特征[7]第二章内蒙古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9]节元代以前的饮食文化[9]一、历史梗概[9]二、民族美食梗概[10]第二节元代至清代的饮食文化[14]一、历史梗概[14]二、民族美食梗概[15]第三节近现代的饮食文化[19]一、历史梗概[19]二、民族美食梗概[19]第三章内蒙古美食形成的原因及特点[23]节内蒙古美食形成的原因[23]一、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物产[23]二、历史变迁和政治影响[25]三、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25]四、美学风格和文化素养[27]第二节内蒙古美食的特点[28]一、特产丰富,佳肴繁多[28]二、选料严谨,因料施艺[29]三、技法多样,讲究盛器[31]四、精于调味,注重火候[32]五、构成复杂,经济实惠,吃法粗犷,兼收并蓄[33]目录第四章内蒙古传统食礼食俗[37]节民族筵宴食俗[37]一、诈马宴[37]二、清水煮全羊席[39]三、蒙古驼峰席[41]四、名人宴[42]第二节民族食礼食俗[45]一、饮食食礼[45]二、节日食俗[55]三、楹联与服饰[63]四、饮食食趣[69]第三节蒙古族人生仪礼食俗[80]一、诞生礼食俗[81]二、婚礼食俗[83]三、喜庆食俗[89]四、丧葬礼食俗[91]第五章内蒙古传统美食及其文化内涵[94]节内蒙古“羊”肴[94]一、烤全羊[94]二、手扒肉[99]三、涮羊肉[102]四、羊杂碎汤[104]五、烤羊肉串[107]六、炸羊尾[109]七、羊血肠[111]第二节特色“马”元素[115]一、马文化积淀[115]二、马产品开发[117]第三节内蒙古传统奶食品及其搭档[117]一、炒米和奶茶[117]二、奶皮子[121]第四节内蒙古特色传统面点[124]一、羊油馓子[124]二、羊肉烧卖[126]三、蒙古馅饼[128]四、蒙古包子[129]五、蒙古饺子[131]六、黄米年糕[134]七、呼市焙子[137]八、刀切[141]九、丰镇月饼[141]第五节武川莜面[145]一、莜面文化起源[145]二、莜面文化现状[146]三、莜面文化传承之路[147]第六章内蒙古饮食文化创意发展[151]节内蒙古饮食文化产业运行现状[151]一、蒙古族饮食文化的特点[151]二、蒙古族饮食文化的运用[152]三、蒙古族饮食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154]第二节内蒙古饮食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155] 一、加强饮食文化内涵发展[155] 二、提升创意旅游品牌战略[158] 三、推动产业延伸、产权保护[166] 四、树立运营文化形象[169]第三节内蒙古饮食文化的传播[171]一、强化民族文化象征符号[171]二、开发创意式饮食体验游[172]三、开发特色饮食文化游活动[172]第七章内蒙古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73]节蒙古族传统饮食文化及其传承[173]一、饮食礼俗[173]二、饮食特点[174]三、饮食禁忌之俗[175]第二节内蒙古美食的开发与创新[177]一、内蒙古美食的开发[177]二、内蒙古美食的创新[180]参考文献[184]后记[187]
内蒙古饮食文化研究是2019年由青岛出版社出版,作者郭爱平。
得书感谢您对《内蒙古饮食文化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