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内容简介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是叶澜教授积十多年“新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交互研究而撰写的,有关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景式的理论力作。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由三大编共十二章组成。首编是“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社会基础论”,分别从“生存基础”、“世界变革”和“中国主题”三个层面作出阐述。第二编以“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论”为题,从宏观变革的反思和宏观变革的性质、任务、主体、策略等方面构建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的理论。第三编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重建论”,作者回溯了1840年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百年中国学校转型变革的历史,对当代中国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内涵、学校教育日常实践和管理实践的重建作了系统论述。全书展现了一个参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变革的学者对当代中国及其基础教育的深度思考,以及为形成“中国教育变革理论”所作的不懈努力。
章节目录
导言
第一编 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社会基础论
第一章 生存基础:人口、资源与生态
一、人口
1.自然结构状态
2.社会结构状态
二、资源
1.土地资源
2.矿藏资源
3.水资源
4.海洋资源
三、生态
1.“人类纪”、“人类世”的提出
2.生态的严重性
3.生态改造的艰难
第二章 世界变局:全球化、信息化与后现代
一、“全球化”风云
1.“全球化”观念的辨析
2.“全球化”的历史过程与形态变换
3.全球化的实质
二、“信息化”浪潮
1.信息化的基础性形态——技术存在
2.信息化的结构性形态——社会存在
3.信息化的生命性形态——个体存在
三、“后现代”精神
1.“后现代”的多重理解
2.后现代精神:在批判现代性中呈现
3.研究后现代主义的意义
第三章 中国主题:社会转型与民族复兴
一、起点——历史的抉择
1.抉择的核心构成
2.社会转型起点的力度
二、过程——社会转型的展开
1.发展观的应时演进
2.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
三、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编 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论
第四章 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的回溯与反思
一、历史回溯
1.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宏观改革
2.以面向21世纪,强化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3.以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制度系统创新为重点的教育改革
二、整体性反思
1.如何处理社会变革与教育变革的关系
2.如何处理国际教育变革思潮与中国教育变革的关系
3.如何处理基础教育变革的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4.如何处理教育变革中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第五章 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性质与任务
一、教育变革之性质问题的一般探讨
1.变革性质的类型分析
2.变革性质判断之必要与可能
二、转型性变革: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性质、任务辨析
1.判断变革性质的前提性依据
2.教育变革的任务:变革性质的具体辨析
第六章 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主体与策略
一、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主体分析
1.利益主体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2.决策主体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3.行为主体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4.三类主体的关系特征
二、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策略研究
1.教育变革的社会生态建设与内涵发展的关系
2.教育变革中的宏观变革与微观变革的关系
……
第三编 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重建论
主要参考文献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是2006年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叶澜。
得书感谢您对《“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