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排除范畴”表达形式的历时演变及衍生途径

汉语“排除范畴”表达形式的历时演变及衍生途径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将其表达形式分为7小类,建构出“排除范畴”表达形式的句法系统,并重点探讨以排除标记(如“除了”)为主的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和以特殊的否定结构为代表的间接排除表达形式。

内容简介

本书在第1章建立了汉语的排除范畴系统,提出其“排除”的语义本质是将排除对象特殊化,并凸显排除对象和剩余对象之间的区别或联系。

第2-4章分别从上古汉语、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三大阶段详细描述了各个时代的排除范畴表达形式,从历时的角度构建汉语排除范畴表达形式的系统。另外,还从共时角度更全面地构建某个时期内汉语排除范畴表达形式的系统。其中,“外”类成员大致经历了从方位后置词到排除义后置词的语法化过程,这种从方位范域到排除范域的扩展是认知上的容器隐喻和语法上的语法化及类推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除” 类成员在产生时间、使用频率、语法功能、音节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总体上包含从动词到介词、从介词到连词两个不同的语法化过程。在此漫长的历时演变中,隐喻的认知机制、重新分析和类推的语法化机制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非”构式历时演变的历程比较平稳,其形成机制主要是受到不同类型逻辑算子的影响和制约作用,“非”与各种逻辑算子连用的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否定性>疑问性>总括性>关系性。

第5章对各个时期的排除范畴表达形式的发展情况作了总结。

第6章以“外”类(含构式)、“除”类(含构式)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和“非”类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为代表,系统梳理它们的历时演变情况,并探讨其认知机制和语法化动因。

第7章是总结部分,主要从理论上总结直接排除范畴与间接排除范畴的关系、逻辑算子对排除范畴的制约作用、排除范畴在汉语从综合性走向分析性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直接排除与间接排除两种思维模式在排除义表达形式上的体现,以及排除范畴与其他相关范畴的关系等。

作者简介

作者岳岩,1981年出生于山东省东营市,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2003年考入清华大学,师从黄国营老师攻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师从张美兰老师成为中文系汉语史专业位博士,师从曲德林和张成岗老师作政策研究博士后。

目前为北京语言大学教师,并于2013~2016年由国家汉办选派至联合国总部中文组工作。曾主持及参加多项省级、校级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近10篇学术论文。

参与编写并出版5本“清华汉语”系列对外汉语教材,获“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担任3届大学生北美汉语桥比赛和联合国组织的全球中文作文比赛评委;曾接受美国“纽约会客室”、“华语面对面”、GCTV全球华视及联合国电台的专访。

曾在华美协进社人文学会作汉语史讲座,并多次在联合国总部和华美协进社主持学术、文化讲座。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丛书编委会

总序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汉语排除范畴的建立

1.1.1 排除与主、客观世界的关系

1.1.2 汉语排除范畴的建立

1.1.3 排除范畴的语义本质

1.1.4 排除范畴表达形式的分类

1.2 汉语排除范畴的研究现状

1.2.1 共时平面的研究现状

1.2.2 历时研究现状

1.2.3 前人研究的贡献

1.2.4 前人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时代分期和语料说明

1.4.1 时代分期

1.4.2 语料说明

第2章 上古汉语排除范畴表达形式的研究

2.1 所用语料

2.2 先秦时期排除范畴的表达形式

2.2.1 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

2.2.2 间接排除范畴的表达形式

2.3 两汉时期排除范畴的表达形式

2.3.1 直接排除范畴的表达形式

2.3.2 间接排除范畴的表达形式

2.4 本章小结

2.4.1 列表

2.4.2 总结

第3章 中古汉语排除范畴表达形式的研究

3.1 所用语料

3.2 传世文献中排除范畴表达形式

3.2.1 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

3.2.2 间接排除范畴的表达形式

3.3 佛典文献中排除范畴表达形式

3.3.1 佛典文献中的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

3.3.2 佛典文献中的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

3.4 本章小结

3.4.1 列表

3.4.2 总结

第4章 近代汉语排除范畴表达形式的研究

4.1 晚唐五代时期

4.1.1 所用语料

4.1.2 史书、游记、笔记及传奇小说中的情况考察

4.1.3 口语俗文学、敦煌、禅宗文献中的情况考察

4.1.4 本节小结

4.2 宋代

4.2.1 所用语料

4.2.2 笔记体、语录及戏曲平话文献中的情况考察

4.2.3 禅宗文献中的情况考察

4.2.4 本节小结

4.3 元明时期

4.3.1 所用语料

4.3.2 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

4.3.3 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

4.3.4 本节小结

4.4 清代

4.4.1 所用语料

4.4.2 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

4.4.3 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

4.4.4 总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各时期排除范畴表达形式的发展情况总结

5.1 上古时期

5.1.1 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方面

5.1.2 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方面

5.2 中古时期

5.2.1 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方面

5.2.2 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方面

5.3 近代汉语时期

5.3.1 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方面

5.3.2 间接排除范畴表达形式方面

第6章 排除范畴表达形式的历时发展过程及机制探索

6.1 汉语排除义“外”类词的发展历程及机制演变

6.1.1 各个时期的“外”及“X外”

6.1.2 “外”及“X外”的历时演变过程

6.1.3 演变机制分析

6.2 汉语排除义“除”类词的发展历程及机制探索

6.2.1 各个时期的“除”及“除”类成员

6.2.2 “除”及“除”类成员的历时演变过程

6.2.3 演变机制的探索

6.3 间接排除表达形式“非”类句式的历时发展过程及演变机制

6.3.1 “非”与否定性逻辑算子连用的机制及使用情况

6.3.2 “非”与疑问性逻辑算子连用的机制及使用情况

6.3.3 “非”与总括性逻辑算子连用的机制和使用情况

6.3.4 “非”与关系性逻辑算子连用的机制和使用情况

6.3.5 小结

第7章 总结

7.1 直接排除与间接排除的关系

7.2 逻辑算子对排除范畴的制约作用

7.2.1 间接排除范畴方面

7.2.2 直接排除范畴方面

7.3 排除范畴在汉语从综合型走向分析型过程中的表现

7.4 直接排除和间接排除两种思维模式的应用

7.4.1 重复使用同种排除思维产生的羡余成分

7.4.2 直接排除思维模式和间接排除思维模式的杂糅

7.4.3 小结

7.5 排除范畴与其他范畴的关系

7.5.1 排除范畴与否定范畴

7.5.2 排除范畴与量范畴

7.5.3 排除范畴与转折范畴

7.5.4 排除范畴与假设范畴

7.5.5 排除范畴与递进范畴

7.6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专家评审意见(一)

专家评审意见(二)

《清华语言学博士丛书》章程

汉语“排除范畴”表达形式的历时演变及衍生途径是2016年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作者岳岩。

得书感谢您对《汉语“排除范畴”表达形式的历时演变及衍生途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汉语基础 电子书
本书共六部分,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语汇、语法、修辞。从汉语言最基础的语音和文字入手,所有的知识均围绕语言要素的主要内容展开。
新途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2版) 电子书
本书共8个单元,内容涉及入学、家庭、风景、饮食、文化、动物、爱好和节庆。每个单元由以下7部分组成:听力练习、阅读练习、角色配音、话题讨论、写作练习、了解文化、语法知识。本书每个单元均配备生动活泼的实用语句、简洁明快的地道篇章、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些轻松有趣的学习内容,把英语学习作为培养自身综合素质的平台,同时找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享受英语学习的过程。
新途径 大学实用英语基础教程(2) 电子书
本书共有8个单元:文化交流、情感观念、文学艺术、信息时代、流行时尚、新新人类、城市生活和职业生涯。每个单元由以下8部分组成:听歌曲(听力练习)、赏图片(词汇学习)、看影视(语句学习)、读美文(篇章学习)、谈话题(观点表达)、懂常识(文化学习),以及趣味学习和语法回顾。
新途径大学实用英语基础教程.1 电子书
本书共有8个单元,内容涉及大学、家庭、风景、饮食、名人、动物、爱好和节庆。每个单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听歌曲(听力练习)、赏图片(词汇学习)、看电影(语句学习)、读美文(篇章学习)、谈话题(观点表达)、懂常识(文化学习),以及语法回顾。
汉语单音词的语素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基于语言使用的视角,分别从词法、句法、语义等角度对汉语单音词的语素化进行了历时研究。词法研究中强调频率、语义是影响单音词语素化的重要因素,句法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单音词语素化时的去范畴化过程,语义研究主要考察了单音词在所属语义场中的地位变化及相关概念域的历时演变。最后,基于共时与历时的比较,探讨了单音词语素化的演变类型、阶段、难易度和动因等问题,并从构式化的视角论证了单音词语素化的演变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