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告知范畴研究

汉语告知范畴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明确地提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汉语告知范畴。

内容简介

本书首次站在范畴的高度上对汉语告知性话语进行了整体性、系统性的描写和分析,明确地提出并确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汉语告知范畴,并对其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探究与考察。本书对汉语告知范畴的话语构成、分类、语篇功能、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脚本模式、内部机制、语法化现象等问题,做了有意义的探讨,力求在面向汉语告知性话语分析中提出一些新思路、新观念、新认识。

作者简介

作者姜向荣,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任教于北京华文学院。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关键词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的论述范围

第七节 研究的语料来源及标注形式

第二章 与告知行为相关的研究概况

第一节 关于“告知”性质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关于“告知”事实的具体研究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汉语告知范畴的确立

第一节 言语行为里的“告知”

第二节 原型范畴下的告知行为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汉语告知话语的构成——醒示语+核心行为语+信息陈述语

第一节 话语构成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汉语告知话语的构成

第三节 告知中的醒示语

第四节 告知中的核心行为语

第五节 告知中的信息陈述语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汉语告知范畴的分类

第一节 原型理论下的分类

第二节 显性告知

第三节 隐性告知

第四节 汉语告知性话语的形式类型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告知范畴的语篇研究

第一节 不同视角的告知语篇

第二节 视角转换的告知语篇

第三节 告知语篇中的“×说”

第四节 告知语篇中的“我×”“你×”

第五节 告知语篇的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

第六节 告知范畴的语篇功能

第七节 小结

第七章 基于场景脚本的隐性告知机制

第一节 脚本理论介绍及场景中的脚本

第二节 汉语告知言语行为脚本模式

第三节 告知行为脚本模式对隐性告知的测试

第四节 脚本各段转喻告知的等级差异

第五节 小结

第八章 告知范畴的语法化研究

第一节 告知范畴的语法化程度连续统

第二节 隐性告知语法化的个案考察

第三节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一 告知是行为范畴、语义范畴

二 告知范畴具有原型范畴的特性

三 汉语告知性话语由醒示语、核心行为语、信息陈述语构成

四 告知范畴的语篇功能体现为信息功能和关联功能

五 告知语篇中隐含视角转换的现象

六 汉语告知言语行为是一个有结构的行为脚本

七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话语标记“对了”的篇章衔接功能

附录2 从视角转换角度看“那场火,消防队幸亏来得早”

附录3 电视剧《小爸爸》中与告知言语行为相关的台词

附录4 电视剧《辣妈正传》中与告知言语行为相关的台词

后记

汉语告知范畴研究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姜向荣。

得书感谢您对《汉语告知范畴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汉语方言重叠式比较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比较的视角观察分析了汉语各方言和各词类中的重叠现象,发现重叠在方言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构形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其中“构词”作用体现为形容词、动词、量词重叠后的“名词化”(以官话为代表),名词、动词重叠后的“形容词化”(以闽语为代表)。构形的主要作用则是表示一定的客观“量”,但也有部分重叠形态的语义焦点是表示说者对量的主观评价或对事物的主观感情,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现代汉语转折类话语标记研究 电子书
作者从语用功能的视角对话语标记问题做了简要梳理,重新界定了话语标记的概念。在分析所涉语料后,提出话语标记研究的三个视角:语体优先序列视角、语法化视角、语用学和社会语言学视角。作者认为,“让步复句”是转折类复句的一个次范畴,话语标记是在互动话语建构中起到关联作用的语言单位。作者据此尝试在转折复句中创建转折类话语标记。
汉语单音词的语素化研究 电子书
本书基于语言使用的视角,分别从词法、句法、语义等角度对汉语单音词的语素化进行了历时研究。词法研究中强调频率、语义是影响单音词语素化的重要因素,句法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单音词语素化时的去范畴化过程,语义研究主要考察了单音词在所属语义场中的地位变化及相关概念域的历时演变。最后,基于共时与历时的比较,探讨了单音词语素化的演变类型、阶段、难易度和动因等问题,并从构式化的视角论证了单音词语素化的演变性质。
复杂动态理论下的汉语比喻研究 电子书
本书聚焦于真实语言中的比喻使用现象,在相对真实的话语交际环境下,借助于跨学科视角,探讨比喻的形成机制、存在方式以及应用规律,从而揭示比喻的本质特征,对话语中的比喻使用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以期从理论及实践上丰富和拓展现有的汉语比喻研究。
汉语基础 电子书
本书共六部分,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语汇、语法、修辞。从汉语言最基础的语音和文字入手,所有的知识均围绕语言要素的主要内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