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居宣长“物哀”论研究

本居宣长“物哀”论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关于本居宣长“物哀”论的本质性研究。

内容简介

本居宣长是日本名望甚高的“国学大师”。他从日本和中国文学中提取并推演出的“物哀”论,在日本文学理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中日比较文学领域的一个焦点话题。

本书从文献考索和思理钩沉,力求给读者呈现本居宣长“物哀”论的总体风貌和基本品格,与中日两国学界的相关研究相比,有颇为宏阔的视野和更为剀切的剖析,诸多新见解突破了关于本居“物哀”论一边倒的好评如潮,使“物哀”论还归本相。

作者简介

作者雷晓敏,女,陕西咸阳人,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是中外比较文学、人文学。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各类课题10余项。曾出版专著《苦闷文学反思:以厨川白村与鲁迅为枢纽》。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绪论

一 中国学界关于本居宣长“物哀”论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本居宣长“物哀”论的本质性研究

(二)从中日比较诗学的角度研究

(三)从影响论的角度解析文学作品

二 日本学界本居宣长研究概况

(一)以“本居宣长”命名的作品

(二)子安宣邦关于本居宣长的著作

(三)关于本居宣长的主题研究

第一章 本居宣长学理概述

第一节 本居宣长其人其学

一 本居宣长的生平

二 为什么本居宣长习儒却又排汉?

三 投入“古道”色海

第二节 《初山踏》之本居方法论

一 治学的立场

二 “原意”何意?

三 治学手法

四 双重标准

第三节 本居宣长“物哀”论的学术价值

一 “物哀”论的成就

二 “物哀”论的曲直

三 “物哀”论的启示

第二章 “物哀”论之情结抽绎

第一节 “物哀”与“齐物”

一 “物化”抑或“物欲”

二 “吾丧我”与“知物哀”

三 “一衣带水”之“物与”

第二节 《庄子》与《紫文要领·物哀论》“情”观异同论

一 《庄子》的“物情”观与本居“物哀”论的“通人情”

二 《庄子》之“气情”与本居的“好色”

三 庄子之“道情”与本居的“愚懦”的真实人情

第三章 “物哀”论之要点透视

第一节 “物哀”论的前世今生

一 紫式部《源氏物语》中的“物哀”

二 本居宣长《紫文要领》中的“物哀”

三 川端康成《我在美丽的日本》中的“物哀”

第二节 本居宣长和歌观

一 本居给和歌的“知物哀”定位

二 本居宣长的日本和歌理论是通过比较完成的

三 “物哀”论与其他文论的异同及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第四章 本居宣长“物哀”论的三个误区

第一节 “物哀”论缘起处的缺憾

第二节 “物哀”论情色观的龌龊

第三节 “物哀”论的神道教独尊邪念

第五章 “物哀”“古意”与“古义”

第一节 本居宣长“物哀”论中的儒家思想情愫

一 “物哀”论的儒学元素

二 中学东渐的变数

三 情之上流与下流

第二节 “物哀”论的超伦理质疑

一 作者写作的伦理意识

二 佛教推助的道德涵养

三 “好色”不能作为道德判断的普遍原则

第三节 中日“古意”与“物哀”

一 崇尚“古意”辨

二 本居宣长的“古意”

三 “物哀”之“古意”与“古义”

第六章 “物哀”论主的师承关系

第一节 日本国学概述

一 “日本国学”之前的学术

二 日本国学的发展

三 复古神道教

第二节 古语传承:贺茂真渊与本居宣长

一 《冠词考》:贺茂与本居结缘

二 古意:本居宣长的国学之旅的起点

三 “排除汉意”:贺茂与本居共同的学术主张

第三节 复古神道:本居宣长与平田笃胤

一 本居宣长与平田笃胤的跨时空结缘

二 日本神道教的发展演变过程

三 复古神道教与日本的天皇制政治

第七章 本居学四家提要

第一节 村冈典嗣《本居宣长》之特点

一 本居宣长的学术分期

二 本居宣长学的意义以及内在的关系

三 本居宣长学的影响力

第二节 子安宣邦与田中康二的比较研究

一 日本物语的“真”与“虚”

二 《源氏物语》是“物哀”、寓言还是讽喻

第三节 论小林秀雄《本居宣长》的研究方法

一 细读文本的方法

二 原声陈述

三 理性客观的评价

第八章 日本现当代文学思潮中的“物哀”

第一节 川端康成《雪国》的“物哀”凄美

一 《雪国》的“虚实相间”

二 川端康成《雪国》的“悲”与“死”

三 反者道之动

第二节 渡边淳一《失乐园》的“物哀”绝唱

一 寻觅乐园:婚姻“围城”悖论的文学探求

二 选择殉情:逃脱婚姻枷锁的极端了断

三 放纵与节制:《失乐园》的“性爱”启示

第三节 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的“物哀”苦情

一 《个人的体验》中的虚实相间

二 “知物哀”与“不知物哀”的博弈

三 择善从之的良知

结语

附录

附录1 本居宣长“物哀”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日语版)

附录2 本居宣长“物哀”论系列论文英文术语

附录3 本居宣长年谱

附录4 本居宣长教育履历

附录5 本居宣长的名弟子

参考文献

本居宣长“物哀”论研究是202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雷晓敏。

得书感谢您对《本居宣长“物哀”论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社会文明论 电子书
以人性、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文明演进为主线,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社会文明问题。
道德自觉论 电子书
本书以中国当前社会道德生活为根基,以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基点,旨在增强当代中国的道德文化软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彰显道德自觉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
外语功夫论 电子书
本书用系统论的观点在对外语地位、功夫理念、相关量、职场应用、表达运用等诸方面加以阐释的同时,对于外语教育、功夫修炼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大论瓶颈 电子书
本书从一个经济学者、一个教育专家、一个13岁孩子父亲的视角,以事件为线索,以案列为载体,以“突破发展瓶颈、成就辉煌人生”为主题,通过娓娓动听的故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人生规划、企业发展、城市运营、国家战略等丰富内容。
写作另论 电子书
写作是比较特殊的学科,很多知识点,学生因为个性不同理解接受不同。整齐划一的共性知识和套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收效并不理想。本教材的出发点,即尝试弥补类似的缺陷,立足启发引导学生去感受写作的精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套路并运用。本教材是作者实践和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延伸,重在通过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达到写作时流畅输出的目的,并引用了一些写作实例向学生详解,能快速提升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并进而辅助学生的写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