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贫困家庭儿童心理研究

城市贫困家庭儿童心理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直面贫困儿童的生存困境,理解其心理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04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处境不利儿童心理发展状况与教育对策研究》成果。经济资源稀缺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哪些影响?城市贫困家庭如何创立更有利的教养环境?逆境成长的孩子具备哪些心理特质?《京师心理研究书系:城市贫困家庭儿童心理研究》从心理与行为研究的角度与方法,观察、解析中国城市贫困家庭儿童群体。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现状,直面他们的生存困境,解决与探讨他们的发展资源,为逆境中成长儿童的成长、教育、心理疏导提供有效可行的建议。本研究采用量化与质性双重研究方法,既有定量数据,亦有个案分析,全书充满科学严谨之风的同时,亦饱含人性关怀。

作者简介

作者申继亮,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理事。现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 研究方向为认知发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城市贫困家庭儿童心理研究》编写人员

前言

第1章 研究背景:发达城市里的贫困儿童

“世袭”:城市贫困儿童的生存现状

“稀缺”:贫困家庭的应对方式

“压力”:贫困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

贫困家庭儿童情绪行为特点

第2章 研究方法:走近城市低保家庭

访谈实录:“泪光、笑容与沉默”

质性研究:访谈与编码

量化研究:工具与施测

访谈解析:“否定”

第3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1:逆境中的幸运者

访谈实录:“逆境”

城市低保家庭的生活现状

城市低保家庭的教养环境

从学习成绩到行为特征:低保家庭子女发展现状

访谈解析:母亲的影响力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2:自卑与防御

访谈实录:“自卑感和自我防御”

贫困:孩子眼中的阴霾

穷在哪里?穷在心上

心理穷困的救赎——贫困家庭教养环境探察

访谈解析:关注与沟通

第5章 稀缺的幸福感:贫困家庭儿童的焦点心理

贫困家庭儿童的突出问题:幸福感降低

如何看待贫困儿童的幸福感?

什么影响了贫困儿童的幸福感?

从访谈结果看贫困儿童的幸福感

贫困儿童幸福感的量化研究

第6章 结论与建议:从稀缺到积极应对

低保家庭生活现状

低保家庭教养环境的特点

低保家庭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现状

教育建议

如何做?

城市贫困家庭儿童心理研究是2015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申继亮。

得书感谢您对《城市贫困家庭儿童心理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儿童阅读的世界.Ⅳ,学校、家庭与社区的实践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心理机制到生理机制,从教育理论到社会实践,全面涵盖早期阅读的方方面面。
儿童阅读的世界.Ⅲ,让孩子学会阅读的教育理论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入选国家图书出版基金的国际儿童阅读研究丛书。
汶川地震灾民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及躯体健康研究 电子书
本书有助于促进灾难精神健康研究的推进,并为灾难精神疾患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提供支持。
羡慕嫉妒恨:一个关于财富观的人类学研究(田野中国) 电子书
作者从多重的态度、多样的情绪、复杂的情感,围绕财富问题旋转变动分析研究。
“自我”与“他者”:齐泽克的意识形态主体性维度研究 电子书
本书指出,齐泽克主体性的意识形态理论,实质上,就是以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嫁接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以拉康的无意识主体缝合马克思的拜物教理论,这种结合彰显出意识形态的主体间性、幽灵化和不可能性的理论特征。但这种缝合显然不可能完美无瑕。在理论上,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陷入了后结构主义的窠臼中;在实践上,滑入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泥沼之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批判性地考察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