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揭示中国企业全球创新赶超的智慧。
内容简介
本书在总结过去产业创新赶超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实践,构建起基于MIT-LARGE框架的非对称创新理论。该理论提出了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存在的“非对称情境”——市场体制的非对称性、制度形态的非对称性、技术体制的非对称性。
正是中国独特的市场体制、制度形态、技术体制,决定了中国企业创新赶超的非对称行为,由此,本书从行为逻辑阐述了学习机制、组织架构、追赶路径、组织治理、创新生态等的非对称性。
本书的核心研究目标就是基于情境逻辑和行为逻辑,构建中国企业非对称创新理论框架,既为中国企业创新赶超提供建议,也驱动构建中国特色创新管理理论有所突破。
作者简介
作者魏江,博士,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重点软科学基地浙江大学“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育部“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副主任、浙江大学企业组织与战略研究所所长等。曾留学访问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
长期从事企业战略管理、技术创新与管理、管理沟通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推荐序
前言
第1篇 总论
第1章 中国企业创新追赶
1.1 新兴经济体企业创新战略概述
1.2 中国企业追赶历程的理论探索
第2章 非对称创新理论逻辑框架
2.1 非对称创新概念界定
2.2 情境逻辑:MIT模型
2.3 行为逻辑:LARGE框架
第2篇 情境逻辑:MIT模型
第3章 市场体制的非对称性
3.1 市场换技术:统一大市场的力量
3.2 不均衡市场:学习梯度空间
3.3 制度型市场:使能追赶
第4章 制度形态的非对称性
4.1 混合所有制: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互补效应
4.2 制度供给:集中力量办大事
4.3 制度创业:摸着石头过河
第5章 技术体制的非对称性
5.1 技术能力基础薄弱与全球研发系统构建
5.2 不同所有制企业间的能力失衡与创新溢出
5.3 创新独占性缺失、自主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
第3篇 行为逻辑:LARGE框架
第6章 非对称学习机制
6.1 协同学习路径
6.2 制度型市场下的组织学习
第7章 非对称组织架构
7.1 混合型同构:迂回式助力内外部合法性双元选择
7.2 非镜像设计:非对称解决“组织-技术”架构设计困境
7.3 振荡型演化:同频率实现“战略-结构”配称演化
第8章 非对称追赶路径
8.1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8.2 从互补技术到核心技术
第9章 非对称组织治理
9.1 组织合法性与治理机制
9.2 组织身份与治理机制
9.3 制度双元与治理机制
第10章 非对称创新生态
10.1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与平台创新生态系统
10.2 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特定优势的构建
第4篇 结语
第11章 大变局下的中国式技术赶超
11.1 大变局下的情境变迁
11.2 构建创新追赶双循环格局
11.3 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技术赶超
第12章 数字时代的非对称创新
12.1 数字组织提供了技术赶超新情境
12.2 数字组织提供了创新理论重构的新机会
12.3 数字组织情境下的非对称赶超机遇
非对称创新:中国企业赶超战略是2024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刘洋。
得书感谢您对《非对称创新:中国企业赶超战略》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