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道之美:先秦诸子人性艺术论

此道之美:先秦诸子人性艺术论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回到中国传统美学的源头,了解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荀子、庄子、韩非的人性论,以及他们的审美观念与艺术观。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性论切入,对先秦时代儒、墨、道、法几家代表人物——孔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老子、庄子及庄子后学的审美观念、文艺思想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通过考辨、分析经典和史料,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先秦艺术论的独特创见,并以后世的视角观察先秦传统人性论、艺术论,体现出一种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怀。

本书思路清晰,论证严谨,语言生动流畅,叙述深入浅出,既有相当高的学术性,又有一定的普及性。

作者简介

作者张学君,内蒙古赤峰市人,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2005年获得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专业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国学研究和中西文化比较方面有一定的造诣。

2016年出版了语文教学研究专著《语文指津》,倡导科学深入的文本解读,在语文界有一定的影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绪论 先秦人性艺术论的产生

第一章 孔子:人本主义者的艺术人生

第一节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第二节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第二章 墨子:底层社会的审美公义

第一节 子之言,贱人之所为

第二节 节用非乐,尚同不文

第三章 孟子:仁善之为美

第一节 孟子道性善

第二节 充实之谓美

第四章 荀子:礼义之为美

第一节 性无善恶

第二节 情文俱尽

第五章 韩非子:法家的艺术审察

第一节 人之心悍,故为之法

第二节 明君贱玩好而去淫丽

第六章 老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第一节 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第二节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

第七章 庄子:性情消泯,言语逍遥

第一节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

第二节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第八章 庄子后学:自然人性论美学

第一节 道家的纵欲派

第二节 声色发于性情

后记

此道之美:先秦诸子人性艺术论是2021年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学君。

得书感谢您对《此道之美:先秦诸子人性艺术论》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理解人性.心理学经典译丛 电子书
本书分为“人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大部分。作者运用个性心理学的原理,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着重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指出个体的错误行为如何影响社会和公共生活的和谐,教会个体认识自己的错误,指导个体如何融入社会生活。
造化钟神秀——景观美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从被改造的自然到美的自然、从神化的自然到美的自然、从象征的自然到美的自然、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意味无穷的人文景观、典雅瑰丽的艺术化景观、世界著名自然景观举要、中国著名自然文化景观举要。
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 电子书
熊逸为你还原老子作为政治思想家的本色。
评价论 电子书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第2辑)”围绕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选取当前国内马克思哲学研究领域知名学者的代表作,代表了目前国内哲学研究的主干力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评价论》主要介绍了人类对生活中的哲学的评价以及评价理论知识系统。哲学再也不能不关心人生的痛痒,作为无色透明的王国而存在了,它应当关心人和人的内心世界,有丰富的个性色彩,与现实的人一起走上凶吉未卜的探索之路
爱有差等: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 电子书
本书以文化散论的形式,围绕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这一主题,从孔孟经典著述原文出发,归纳并阐述先秦儒家对国家治理的各项制度主张。包括政治制度(强调君主、贵族、平民三方势力均衡)、经济制度(主张自由贸易)、刑罚制度(反对连坐)、统筹制度(合理税收、储蓄未来)、分配制度(比如森林使用权)、福利制度(“哀哉鳏寡”),等等。书稿反复强调建立在“爱有差等”基础上的小共同体(家庭、家族、社区)的重要性,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