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仁之历史地理研究

侯仁之历史地理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历史地理研究(侯仁之自选集)》将系统展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学者30年来的学思精华,展示他们的学术探索历程和风采。同时,为本书更加丰富,编委会决定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的《当代著名学者自选集》中挑选符合体例的图书,这将更完整地反映北京学人在学术风范和学术使命上的历史延续。

  相信,本书将能够成为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经典性大型出版工程,成为集中展示首都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成果的一个窗口。

作者简介

侯仁之(Hou Renzhi,1911.12.6-),祖籍山东省恩县,生于河北省枣强县。1932年入燕京大学历史系,1936年获文学学位,1940年获文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49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燕京大学副教授、教授,兼任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转任北京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侯仁之在燕园教学六十余年。主要著作有《历史上的北京成》、《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燕园问学集》、《奋蹄集》、《侯仁之院士文集》、《晚晴集》,主编有《北京历史地图集》等。

章节目录

作者自传

第一辑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探讨

历史地理学刍议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再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认识问题

第二辑 城市历史地理研究

论北京建城之始

北京城的兴起

——再论与北京建城有关的历史地理问题

燕都蓟城城址试探

元大都城

明清北京城

北京历代城市建设中的河湖水系及其利用

北京海淀附近的地形、水道与聚落

——1950年首都都市计划中新定文化教育区的地理条件和它的发展过程

试论元大都城的规划设计

北京紫禁城在规划设计上的继承与发展

天安门广场:从宫廷广场到人民广场的演变和改造

试论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三个里程碑

从北京到华盛顿

——城市设计主题思想试探

华府考察札记(选录)

承德市城市发展的特点和它的改造

第三辑 沙漠历史地理考察

历史地理学在沙漠考察中的任务

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

从考古发现论证陕北榆林城的起源和地区开发

从人类活动的遗迹探索宁夏河东沙区的变迁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汉代垦区

乌兰布和沙漠的考古发现和地理环境的变迁

敦煌县南湖绿洲沙漠化蠡测

——河西走廊祁连山北麓绿洲的个案调查之一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的保护问题,迫在眉睫!

第四辑地理学史专题评述

纪念作为时代先驱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在所谓新航路的发现以前中国与东非之问的海上交通

历史时期渤海湾西部海岸线的变迁

第五辑早期写作选录(1937~1948)

陈潢治河

北平金水河考

王鸿绪《明史列传》残稿

——明史刊成二百年纪念

侯仁之主要著作及论文目录

侯仁之历史地理研究是2010年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侯仁之。

得书感谢您对《侯仁之历史地理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给少年的科学书:向远方地理 电子书
本书紧扣中学地理知识点,有效提升孩子的科学阅读和写作能力。
自然.人文地理学译丛 电子书
人文主义地理学的观点是:尽管人们为了不同的目的,各持立场,但是人文地理学研究者可以把握的是,人类作为一个群体具有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共同本性。 启动“人文地理学译丛”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对中国大陆地理学发展的重要贡献。国内目前尚未有相似的译丛,只有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当代地理科学译丛”包含一些人文地理学译作。其中一些译作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移动性.人文地理学译丛 电子书
移动性是一种动态的联系。它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一种定位。移动性是独特的,也是无处不在的。它可能出现在任一事物中。但是重要的是,它经常发生在与某些事情和某些人的联系中。本书阐述了各个学科对于移动性的不同理解,包括研究移动性的不同方法,同时也解释了移动性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它对当代社会问题的意义。
何为生命之单元 电子书
本书主要讨论:1)在进化生物学中,达尔文个体概念的演化发展的模式;2)发育学、免疫学、生理学、共生研究等领域所各自形成的有机体个体概念,并与达尔文个体概念的相互作用与融合;3)上述融合过程遵循的途径和机制;4)达尔文个体与有机体个体概念的相互作用如何推动着现代生命科学思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