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光的书写:诗歌、地域与抒情

趋光的书写:诗歌、地域与抒情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同时代人”与“旁观者”的视角出发,建构一幅以广东为核心的现代诗歌图像。

内容简介

本书从地方路径出发,对广东当代诗歌及其诗论展开观察与细描,兼及广东地域之外的重要诗歌现象与诗人诗作;其书写多为沉潜入内的文本细读,试图勾勒伏藏于字里行间的诗心文脉,捕捉姿态各异的抒情声音,并将文本始终置放于当代诗歌的整体发展态势之中,期冀寻绎其如何自我嬗变、扩充的重要经验,从而更为深入、细致地理解中国新诗的复杂面向。

作者简介

作者杨汤琛,文学博士,教授,现供职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美国圣母大学访问学者,兼任广东秦牧创作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长期从事当代诗歌批评与诗歌理论研究,已在《当代作家评论》《文艺争鸣》《文艺报》等发表各类诗歌评论文章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擦亮“湾区批评”的青年品牌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诗歌批评

漂泊的诗神,或浮起的橡实:当代海外诗歌的漂流诗学

一、被失去的地址与还乡的诱惑

二、内转的心灵风景与朝向语言的航行

从时间的方向看:论第三代诗歌的时间诗学

一、失去了“未来”的此时此刻

二、消解与重构中的历史

三、失去象征的时间符号

结语

意象与节奏:论《野草》的诗体构成

一、专制性幻想下的意象生产

二、自觉的节奏

“大海捞针”的力与美:东荡子诗歌阅读笔记

“新”与朝向未来的传统:对新时代诗歌的一点思考

黄礼孩诗歌论

一、诗歌的朝圣者

二、靠近圣诗的吟唱

三、以轻的方式存在

南方有嘉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新诗观察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地方诗歌的生态场

二、时代经验的凸显与加深

三、高蹈的精神突围

四、斑斓的诗学景观

消费时代的抒情:论杨克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都市抒情诗

一、作为生存现实的都市生活

二、在商品中散步:热爱,而不迷惑

三、都市散步的时间诗学:速度与瞬间

新世纪中国女性诗歌嬗变的几种向度

一、历史想象力的重铸

二、女性经验书写的拓展

三、日常美学范式的扩张

抒情的秘术及其风度:冯娜诗歌论

一、想象与悖论:寻找抒情的秘术

二、通灵者的信函

三、智性与抒情的风度

南方诗歌的另类符号:世兵诗歌论

一、“完整性”与“批判”:世宾的梦想与现实

二、从“水”走向“光”:世宾诗中关键词的置换

三、直接激烈与如其所是:世宾诗歌的两张面具

结语

逝水边的尤利西斯:黄金明《时间与河流》的时间书写与抒情方式分析

从不懈怠的敏感:郑小琼诗歌的过去与现在

带一把可变的钥匙:林馥娜诗歌小论

让诗歌自由呼吸:评俄罗斯当代女诗人英娜·丽斯年斯卡娅的诗集《孤独的馈赠》

一、“孤独的馈赠”

二、“你是多么切近,哦,上帝”

三、丰富的单纯

结语

整合与超越——评张桃洲的《声音的意味:20世纪新诗格律探索》

一、从历史清理开始

二、打开问题的症结:回到语言

三、“话语”视域下的新诗格律:有意味的声音

结语

徒劳的复仇:鲁迅的散文诗《复仇》及其周边文本的再解读

一、主体的内耗与复仇的悲剧性体认

二、不变的结局与复仇的荒谬性指认

三、决绝的复仇与意义的自我确立

从“打工”到“劳动”:诗歌嬗变与时代逻辑

作为行动与异己的“自我”:谈喻言的“自我”诗学

远视的诗学:读世宾的诗集《交叉路口》

几则广东诗人诗作的速写

其一,低飞与洞悉——姚风的诗小论

其二,自由的一种方式——浪子诗歌小论

其三,他有余力再造一座岛屿——读华海的《蓝之岛》

其四,及物的抒情——游子衿诗歌短论

趋光的书写:诗歌、地域与抒情是2023年由花城出版社出版,作者杨汤琛。

得书感谢您对《趋光的书写:诗歌、地域与抒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传播与本土书写: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当代小说生态叙事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全景式考察了西方生态思潮传入中国后,中国本土生态书写的状态、成就、困境与发展趋势,以生态叙事、中西诗学比较、“本土化”三个维度为主体构架,从生态叙事主题与修辞策略、生态叙事价值重估、“本土化”选择及途径等方面展开交互性研究,深度揭示了中国当代生态叙事的史学价值、诗学意义以及民族国家特色,并对其未来“本土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泰戈尔精品集·诗歌卷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泰戈尔的抒情诗《目光》《黎明盛会》《爱情的加冕》,叙事诗《婆罗门》《礼佛的宫女》《幽会》,歌词《清泉》《雨季》《流云的游伴》等诗歌作品,读者能够从中领略泰戈尔诗歌的优美、流畅、颇富哲理的艺术特点,接受美的熏陶。
郭祥正诗歌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以北宋诗人郭祥正留存至今的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首先采取“知人论世”的方法勾勒郭祥正徘徊于“仕”“隐”两端的行藏轨迹,以期在有宋一代士风演进嬗变的大背景下解读郭祥正独特个性及其放旷诗风的形成原因。而后,本书从内容、体裁、意象、章法、风格等多个方面描摹郭祥正诗的本来风貌,在解读其诗歌艺术性的同时,也将这些诗歌用作对郭祥正心路历程的注解,以此来展现诗人以诗传心曲、爱诗如生命的美好情怀。
传世励志经典:光活着是不够的——加缪励志文选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不置可否》、《灵魂之死》、《反叛者》、《处死国王》、《恐怖时期》、《反叛和艺术》、《创造与革命》、《荒谬与自杀》等加缪的散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