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庄子注与魏晋美学思潮

郭象庄子注与魏晋美学思潮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阐释郭象的哲学思想。

内容简介

郭象《庄子注》作为玄学理论的集大成者,在魏晋时代具有“思想熔炉”“课题聚焦”“思维经纬”的理论地位。郭象《庄子注》把庄子思想现实化、具体化为一种人生实践与处世精神,对中国美学和艺术新变影响深刻。《庄子注》一书,堪称魏晋诸多美学形貌的理论写照、哲学根据。

本书以郭象《庄子注》为核心文本,提炼了其内在的美学意蕴。在一种前后美学语境的转换历程中,本书细致而具体地架构了郭象哲学与魏晋美学思潮之间的深度关联,以确立郭象及《庄子注》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作者简介

作者余开亮,哲学博士,1975年出生于湖南省岳阳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美学与艺术哲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委会名单

序言

绪论

第一章 郭象哲学体系及其美学关联

第一节 郭象哲学图景

第二节 郭象哲学与美学的关联

第二章 郭象“自生独化”说与自然山水之美的独立

第一节 郭象之前的自然山水观模式

第二节 郭象“自生独化”说与新自然观的确立

第三节 郭象玄学与东晋自然山水之美的独立

第三章 郭象情物关系与寓目美学观的生成

第一节 寓目美学观的兴起与理论溯源

第二节 魏晋玄学“有情无情论”辩题中的情物关系

第三节 郭象情物关系新义及其美学意蕴

第四节 寓目美学观在晋宋山水审美中的实践

第五节 寓目美学观的历史走向

第四章 郭象人性论哲学与魏晋个体生命意识的自觉

第一节 汉魏才性论与魏晋个体生命意识

第二节 郭象本性论对魏晋个体生命意识的发展

第三节 魏晋名士对生命个体本性的自觉

第五章 郭象性情论与魏晋风流魏晋风流

第一节 郭象的性情关系论

第二节 魏晋名士性情周旋的生命风流

第六章 郭象“游外冥内”观与东晋士人心态

第一节 郭象“游外冥内”辨义

第二节 东晋士人心态的调适

第七章 郭象哲学的理论盲点与玄学美学的转迁

第一节 适性逍遥论的理论困境与心性哲学/美学的转向

第二节 相因玄冥论的绝对化与哲学/美学道体的恢复

第三节 郭象哲学与中古美学的发展

附录一 钟情与无情的周旋:论魏晋风度的内在矛盾性

附录二 刘勰对山水诗的创造性误读与中古诗学的转向

主要参考文献

郭象庄子注与魏晋美学思潮是202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余开亮。

得书感谢您对《郭象庄子注与魏晋美学思潮》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 电子书
跟随熊逸进入庄子的世界,由逍遥之门而入,穿过260多页寻踪索迹、妙趣横生的文字,我们走出的却是一扇叫作“不得已”的大门。
卢梭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回归自然”是卢梭全部思想的核心,“自然”“自由”“情感”是理解其核心思想的关键词和经纬线,而这三者又是贯穿西方近现代思想史的重要范畴。研究卢梭的美学思想,应在由“自然”“自由”“情感”所构成的现代性问题关联域中做整体考察。本书以启蒙时代的文化及美学思潮为背景,探讨卢梭美学思想的发生发展概貌、潜在逻辑体系、主要理论范畴、现代价值阐释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而探究其对于当下美学与文化建设的正反启示。
香山美学论集(1) 电子书
2016年7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所在京共同举办了第一期“中国美学暑期高级研修班”。与会者聚集在香山脚下,共同聆听,热烈讨论,相互交流——“香山一期”成为他们共同的名字。本书收录的27篇论文,选自研修班学员提交的个人成果。它们涉及美学和艺术理论的诸多方面,有着较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既代表了研修班学员个人的收获,也记录了中国美学界一次富有意义的学术集会。
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 电子书
王阳明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当下存有的明觉良知即为境界,它包含着圆融了道德与审美的三种境界形态——仁境、诚境和乐境,三者各具特色而又相互交融,并以乐境为最高追求。本书拓展了王阳明美学思想研究的维度,阐述王阳明所处的人文世界,考察儒学(道统、功夫论等)流变中的阳明心学,并关注二者的相互影响,试图对阳明美学有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西方当代美学史 电子书
本书把西方当代美学分成相互关联的三面:1900-1960年的西方现代美学,1960年至今的后现代美学和全球化阶段的美学。本书重点评介了三面相中的近20个大美学流派,及其内含和相关的众多小流派。本书既对各大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做了呈现,又梳理了它们在历史上的演进和逻辑上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