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与魏晋玄学(第三版)

郭象与魏晋玄学(第三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魏晋玄学发展概述和对郭象哲学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前四章全面论述了魏晋玄学的产生、发展、特征以及在哲学思想史上的地位。后十二章论述了魏晋时期著名哲学家郭象生平史实、哲学方法、哲学体系、郭象哲学中的理论问题,对郭象与向秀、裴頠、王弼、张湛等同期玄学哲学家的思想作了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

作者汤一介,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天津。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思想家、教育家与社会活动家。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从1956年起一直任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三智文化书院、什刹海书院等学术研究机构。代表著作有《郭象与魏晋玄学》《早期道教史》《佛教与中国文化》等。

大部分著作与论文已结集为十卷本《汤一介集》出版。主编有《汤用彤全集》《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九卷本《中国儒学史》(与李中华共同主编)、十一卷本《中华佛教史》(与季羡林共同主编)等著作。以古稀之年主持大型文化工程《儒藏》(精华编)的编纂,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国现代学术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绪论

第一章 论魏晋玄风

一、何谓“魏晋玄学”?

二、魏晋玄学的产生

第二章 研究魏晋玄学的资料问题

第三章 魏晋玄学的产生与评价问题

一、魏晋玄学的产生

二、魏晋玄学的评价

第四章 魏晋玄学发展的历史(上)

一、正始时期的玄学

二、竹林时期的玄学

第五章 魏晋玄学发展的历史(下)

一、元康时期的玄学

二、东晋时期的玄学

三、唐初重玄学

第六章 郭象的生平与著作

第七章 郭象与向秀

第八章 郭象与裴頠

一、“有始”与“无始”

二、“外资”与“独化”

三、“无为”与“有为”

四、“入世”与“超世”

第九章 郭象的《庄子注》与庄周的《庄子》

一、关于“自性”的问题

二、关于“无为”的问题

三、关于“圣人”的问题

四、关于“无”的问题

第十章 郭象的《庄子注》与《庄子》的旧说

第十一章 郭象的哲学方法

一、寄言出意

二、辩名析理

三、否定的方法

第十二章 郭象哲学中的理论问题(上)

一、关于“有”与“无”的问题

二、关于“动”与“静”的问题

三、关于“知”与“无知”的问题

四、圣人“可学致”与“不可学致”的问题

第十三章 郭象哲学中的理论问题(下)

一、“(命)理”与“自性”

二、“独化”与“相因”

三、“无待”与“有待”,“无为”与“有为”

四、“顺性”与“安命”

第十四章 郭象与王弼

附录 有关郭象的生平和著作的资料

参考书目

第三版后记

郭象与魏晋玄学(第三版)是200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汤一介。

得书感谢您对《郭象与魏晋玄学(第三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人生:思与诗 电子书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我的人生之路、思辨人生、诗意人生,全面展现了作者的一生及其对于人生、人性的各种思考。我的人生之路部分,展示了作者从儿时到晚年走过的路。思辨人生部分,展示了对于人生和人性的思考。诗意人生部分是作者写的二百多首诗,分为十五个篇章,“我的父亲与母亲”“我与老伴”“我与家人”“我与学生”“小城旧事”“思乡”“忆旧”“怀师友”“读书”“读庄子”“纪念毛泽东”“时事杂咏”“外出杂咏”“住院杂
儒学的形态与开展 电子书
本书涉及“儒学的形态”和“儒学的开展”两大议题,清晰展示了作者的哲学思考轨迹,即从“生活儒学”到“生生之学”。作者在思考儒学开展方向的过程中,逐渐转入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而在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过程中,又发现了儒家“生生”理念。其认为,“生生”才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和源泉。作者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促进儒学积极健康发展的主张。
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 电子书
本书从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TRIZ创新方法的教育与培训角度出发,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编排中又充分考虑了教学的特点,内容涉及科技创新与知识创新的重要概念、发明问题的传统方法、创新思维与技法、TRIZ创新方法基础、技术系统的进化、发明原理与应用、技术矛盾与矛盾矩阵、物理矛盾与分离方法、科学效应与应用、工业工程方法、精益生产与精益物流、六西格玛管理体系,以及6个内容丰富又实用的附录。本书各章都精心安排了
潘茂名研究与综述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潘茂名的游学生涯、潘茂名的故事传说、潘茂名签语101条最新注释、关于潘茂名的古籍文献记载、关于潘茂名的文物古迹、历代关于潘茂名的文艺作品、“潘茂名文化”的概念及内涵等。
生态批判与绿色乌托邦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潮流,研究作为整体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