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1财政蓝皮书)

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1财政蓝皮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展望了2021年财政政策和“十四五”时期中国财政经济形势。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2020年全国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的运行特点。同时,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财政风险管理的体制基础作了分析,探讨了防范返贫、人力资源错配、生态环境等风险的财政政策,以及财政货币政策新组合等重大问题。

作者简介

编者刘尚希,1964年9月生,湖南桃江人,198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0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财政蓝皮书编委会

主编简介

序 宏观经济政策的新思维

摘要

Ⅰ 总报告

B.1 更加积极有为,对冲多重风险

一 国内外风险冲击前所未有

二 对冲公共风险的财政政策

三 2020年财政政策效果评估

B.2 对冲多重风险,稳定各方预期

一 2021年财政政策着力稳预期

二 对冲经济层面多重风险,稳定市场主体预期

三 对冲社会层面风险,稳定各类主体预期

四 完善管理和深化改革,稳定各级政府主体预期

Ⅱ 财政与国家发展篇

B.3 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运行特点

一 经济社会发展运行风险突发性增大

二 经济社会发展运行风险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三 对冲经济社会发展运行风险需要新思路

B.4 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形势分析及财政收支预测

一 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形势预测

二 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财政收入预测

三 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财政支出预测

四 “十四五”时期财政可持续能力分析

Ⅲ 财政风险管理篇

B.5 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分析

一 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分析的理论逻辑及现实

二 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评估标准

三 实现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对策建议

B.6 财政风险管理的体制基础及改革建议

一 财政风险管理与财政体制

二 财政风险管理视角下现行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基本特征与风险表现

三 基于财政风险管理的体制改革建议

Ⅳ 公共风险管理篇

B.7 防范返贫风险的财政政策

一 引言

二 扶贫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与现实逻辑

三 新发展格局下面临返贫风险的情景式分析

四 防范返贫风险财政政策的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B.8 防范人力资源错配风险的财政政策

一 人力资源错配风险的分析框架

二 “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及相关财政政策

三 “十四五”时期人力资源错配风险

四 防范人力资源错配风险的财政政策

B.9 对冲生态环境风险的绿色财政政策

一 环境风险与绿色财政政策的内涵及逻辑关系

二 “十三五”时期绿色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与成效

三 潜在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B.10 对冲公共风险的财政货币政策新组合:基于全球货币融资的分析

一 财政货币政策协同框架的研究背景与现实反思

二 全球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合作的演变趋势与潜在风险

三 创新财政货币政策组合管理公共风险的理性思考

Abstract

Contents

法律声明

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1财政蓝皮书)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尚希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21财政蓝皮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供应链发展报告(2021) 电子书
本书旨在引导行业企业实现服务模式创新和转型升级,构建协同化、标准化、数字化、绿色化、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为供应链相关从业者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央支持民族地区财政政策研究:效果评价与调整方向 电子书
本书对中央支持民族地区财政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
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机制设计与财政政策:云南案例 电子书
本书以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选取云南为典型案例,将财政、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关联,重点构建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制度及政策体系:一是城镇化战略体系,旨在打通消费、投资、产业结构等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二是地方财政体制调整,旨在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发挥包括地方债务在内的财政资金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挖掘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红利。
2021 中国低碳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 电子书
本书在遵循逻辑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导向性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中国省际低碳发展指标体系,书中具体分为“省际经济基础与低碳驱动测算及分析”“省际低碳响应与社会福利测算及分析”“新时代中国低碳发展战略研究”等五章内容。
中国财政风险研究 电子书
本书研究了财政风险一般理论、财政赤字和财政风险、金融体系与财政风险、社会保障与财政风险、外债与财政风险、国企改革与财政风险、地方财政风险与外国财政风险等八个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