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学新论(第三版)

管理哲学新论(第三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详细论述了管理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从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内容和形式、人与物、人与人等角度,论述了关于矛盾统一体中的管理主体、矛盾统一体中的管理客体、科学的思维方法与现代管理、管理决策中的哲学问题、管理运动过程中的哲学问题、管理协调中的哲学问题、管理伦理论、管理价值观、管理哲学视野中的企业价值观、哲学与诚信管理、美学与管理实践、管理认识论等的基本观点,说明了管理中矛盾关系的共性。

本书又结合人们关注的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宗教管理、教育管理、城市管理、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乡镇管理等具体领域,说明存在于这些管理领域的哲学问题,并介绍了搞好我国城市管理和乡镇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本书具有理论内容丰富、密切联系实际、自成学理体系、论述通俗易懂、资料翔实可靠、知识性应用性强的特点,适合做高校哲学专业学生和各类管理学专业学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做各级管理者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以及哲学、管理哲学、管理学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作者简介

作者杨伍栓,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哲学原理、管理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教学与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绪论

第一节 管理哲学的定义和特点

一、管理哲学的定义

二、管理哲学的特点

第二节 管理哲学的产生

一、管理实践的发展需要管理哲学

二、管理哲学的产生是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三节 管理哲学在哲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社会作用

一、管理哲学的理论地位

二、管理哲学的社会作用

三、管理哲学的理论启示——加强对哲学应用的研究

第四节 西方哲学与现代管理

一、实证主义哲学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二、实用主义哲学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三、分析哲学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四、科学哲学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五、结构主义哲学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六、哲学人类学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第五节 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管理思想

一、孔子及儒家以“仁”为本的管理思想

二、老子及道家的“自然无为”的管理思想

三、墨子及墨家倡导“兼爱”的管理思想

四、孙子及兵家着重“奇正形胜”的管理思想

五、《管子》“轻重有术”的管理思想

六、法家“抱法处势”的管理思想

七、王夫之“理势合一”的管理思想

第一章 矛盾统一体中的管理主体

第一节 管理主体的概念和性质

一、管理主体的概念

二、管理主体与认识主体的关系

三、管理主体系统的组成成分和作用

四、管理主体的特点

第二节 管理主体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二、具有“专”和“博”的知识素质

三、掌握正确的哲学理论

四、具备多种能力

五、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

第三节 管理主体系统各要素的关系

一、管理主体系统各要素的对立统一

二、管理主体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结合的量变和质变关系

第四节 管理的主体间性

第二章 矛盾统一体中的管理客体

第一节 管理客体和管理客体系统

一、管理客体的含义

二、管理客体的性质

三、管理客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

四、管理客体系统

五、管理客体系统的属性与生产方式的关系

第二节 人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一、人为什么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二、重视人的需要是管好人的关键

三、注重研究人性理论,搞好企业管理

四、领导行为理论与企业管理

第三节 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

一、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相互区别与对立

二、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相互依赖、相互统一

三、管理主客体的交互作用

第三章 科学的思维方法与现代管理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一、矛盾分析的思维方法

二、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三、联系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四、过程论的思维方法

第二节 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

一、归纳和演绎相统一的方法

二、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的方法

三、抽象和具体的方法

四、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

五、批判性思维方法

第三节 自然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

一、系统方法

二、比较法和动态方法

三、信息论的思维方法

四、控制论的思维方法

五、定性思维和定量思维相统一的方法

六、复杂性思维方法

第四章 管理决策中的哲学问题

第一节 决策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一、什么是决策

二、决策的基本特征

三、决策的基本类型

第二节 现代管理决策的一般程序

一、现代管理决策的一般程序

二、管理决策思维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第三节 科技革命与决策优化系统

一、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二、科技革命对管理决策的影响

三、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意义和方法

第四节 科技革命与决策方法、决策思维

一、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的思维能力、思维方式的发展

二、科技革命促进了决策思维方式的变化

第五章 管理运动过程中的哲学问题

第一节 管理计划的映构过程及重要作用

一、管理计划的映构过程

二、管理计划的作用

第二节 组织中的辩证法

一、组织的定义和作用

二、组织的哲学依据

三、组织中的矛盾关系

第三节 管理控制过程中各环节的辩证关系

一、管理控制的定义、内容和步骤

二、管理控制过程的辩证关系

三、管理控制过程的意义

四、管理过程中的激励原理

第六章 管理协调中的哲学问题

第一节 协调在管理中的含义和类型

一、协调的含义

二、协调的哲学依据

三、协调的类型

四、协调的作用

第二节 管理协调的基本原则

一、管理协调的原则

二、协调与发展

第三节 协调的手段

一、法律法规政策协调及组织结构协调

二、优化组合协调

三、会议协调及现场协调

四、激励协调

五、感情沟通协调

六、道德、舆论、教育、启发等协调方法

第七章 管理伦理论

第一节 伦理道德的内容和作用

一、伦理道德的含义

二、伦理道德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三、伦理道德与人性理论

第二节 管理伦理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作用

一、管理伦理的含义

二、管理伦理与一般伦理学、管理心理学的联系和区别

三、管理伦理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管理模式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化

一、管理模式的变化

二、管理模式转化的伦理学依据

三、“以人为中心”管理模式的启示

第八章 管理价值观

第一节 价值和管理价值

一、价值与管理价值的区别和联系

二、管理价值的特点

三、管理价值体系

第二节 管理价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

一、管理价值观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

二、管理价值观的转变及其意义

三、现代管理实践活动中要重视批判错误的价值观

第三节 管理价值目标

一、“真”“善”“美”的科学含义

二、“真”在管理价值目标中的地位

三、管理道德与管理效益

四、管理中“美”的价值

五、“真”“善”“美”的辩证统一是管理的价值目标

第九章 管理哲学视野中的企业价值观

第一节 企业价值观概述

一、企业价值观的概念界定

二、当前企业价值观研究的进展分析

第二节 企业价值观的作用与构成

一、企业价值观的作用

二、企业价值观的构成

三、企业价值观与几个相关概念的比较

第三节 企业价值观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价值概念

二、企业价值观:两种意义的价值概念统一的契合点

第四节 企业价值观的理想建构及其意义

一、企业价值观的理想建构

二、从企业价值观理解一般价值观

第十章 哲学与诚信管理

第一节 诚信的含义

一、内诚于心

二、外信于人

第二节 社会交往与诚信

一、社会交往与原始诚信意识

二、精神交往和诚信理念

第三节 诚信与现代管理

一、社会意识反作用原理和诚信管理

二、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三、诚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

四、诚信是管理者必备的素质

第四节 诚信教育

一、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曾子杀猪”的启示

三、完善人格的诚信道德修养要做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四、加强自身修养,使诚信理念内化于心

五、勇于参加社会实践,使诚信理念得到检验、完善、巩固和发展

六、正确认识“善意的谎言”和诚信的条件性

第五节 营造诚信环境,建设诚信社会

一、私有制的产生是诚信缺失的重要历史原因

二、诚信缺失的多方面现实原因

三、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塑造诚信道德环境

四、法德并用,建设诚信社会

五、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建设诚信社会的必要条件

六、各级政府在建设诚信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第十一章 美学与管理实践

第一节 美学在实践中产生

一、美学的含义

二、美学和哲学的关系

第二节 心灵美是人的本质美

一、心灵美是人的美的核心

二、心灵美以真诚为基础

三、管理者应成为心灵美的人

第三节 技术美学和管理实践

一、技术美学的含义

二、技术美学和企业管理

第十二章 管理认识论

第一节 管理认识论的划分

一、为何要进行管理认识论的划分

二、管理认识论划分的依据和标准

第二节 管理理性主义和管理经验主义

一、管理理性主义和管理经验主义的提出

二、对管理理性主义和管理经验主义的评价

三、调和管理理性主义和管理经验主义

第十三章 经济管理中的哲学问题

第一节 经济管理与哲学

一、管理与经济管理

二、哲学和经济管理

三、经济管理者应该具有哲学素养

第二节 宏观经济管理中的哲学问题

一、“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的对立统一

二、开放与封闭的对立统一

三、宏观经济管理的地位及其变化

四、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坚持正确的发展观

第三节 企业管理中的哲学问题

一、企业管理中的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企业的利益与责任的辩证关系

三、《孙子兵法》和营销管理

第四节 经济管理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一、伦理道德与经济伦理道德、管理道德

二、经济管理与伦理道德

三、经济管理的道德评价问题

四、经济管理中几个重要的伦理道德问题

第五节 东西方文化与经济管理思想

一、文化大背景与经济管理思想

二、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经济管理思想的比较

三、日本现代管理模式——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第十四章 社会哲学对社会学及社会管理的影响

第一节 社会哲学对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影响

一、社会学初创阶段的哲学流派与社会学理论流派的产生

二、两大社会学阵营的出现及其不同的社会哲学理念

第二节 社会哲学对中国社会学理论发展及社会管理的影响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社会哲学对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影响

二、社会学重建之后的发展过程

三、社会学与社会管理

第十五章 哲学与宗教管理

第一节 哲学与宗教的关系

一、哲学在宗教观念的基础上萌生出来

二、哲学一经产生就同宗教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第二节 哲学思想对宗教管理的意义

一、哲学思想有利于民众更深刻地理解宗教本质

二、哲学思想有利于宗教学理论的传承发展

三、哲学思想有利于宗教的融合与本土化

第三节 利用哲学思想促进宗教管理

一、哲学思想能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民族团结

二、哲学思想能倡导人对社会的贡献和对国家的建设

三、哲学理论和宗教理论有机结合,有利于发挥宗教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

四、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指导,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管理工作

第十六章 教育管理中的哲学问题

第一节 教育管理矛盾运动中的主体和客体

一、教育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育管理主客体论

第二节 教育管理与社会生产方式

一、社会生产方式的哲学含义

二、教育管理对于生产方式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教育管理与人本主义哲学

一、人本主义哲学和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念

二、人本主义教育管理理念与我国教育管理改革

第四节 教育管理与人的自由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由观

二、教育管理与人的自由

第五节 教育管理与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

一、社会意识的哲学内涵

二、教育管理在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中的作用

第十七章 蔡元培哲学思想与教育管理

第一节 蔡元培的哲学思想

一、蔡元培生平

二、蔡元培的主要哲学思想

第二节 蔡元培的教育管理思想

一、蔡元培所倡导的教育宗旨

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管理思想

三、师生结合,组建社团,开展学术研究的教育管理思想

四、兼容中西的文化融合教育管理思想

五、大学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管理思想

第十八章 城市管理中的哲学问题(一)——城市管理主体

第一节 现代城市的定义、特征和类别

一、关于城市的定义

二、现代城市的主要特征

三、矛盾特殊性与城市的类别

第二节 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基本趋势

一、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

二、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三节 城市管理主体的组织形式——城市政府管理体制

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政府管理体制

二、我国的城市政府管理体制

第四节 城市管理主体的要素——市长

一、市长的主要任务和作用

二、保证市长发挥作用的条件

第十九章 城市管理中的哲学问题(二)——城市管理客体

第一节 城市规划管理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

二、城市规划的作用

三、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程序

四、城市规划前研究及基础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第二节 城市经济管理

一、城市经济管理的概念

二、城市经济管理的意义

三、城市经济管理的职能

四、城市经济管理的方法

第三节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和内容

二、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

三、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

第四节 城市环境管理

一、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

二、城市环境污染的危害

三、城市环境的主要问题

四、城市生态环境

五、城市环境的保护管理

第二十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

第一节 城市化的内涵与外延

一、城市化的概念

二、城市化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大趋势

三、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四、城市化进程的两种路径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管理

一、务必重视城市土地规划和保护

二、始终坚持节约用地原则

第三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服务管理

一、政府在城市公共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二、城市化进程要求政府扩大公共服务

三、城市公共服务需要不断升级

四、加大公共服务供给的近期重点

五、加强公共服务的长远任务

第二十一章 乡镇行政管理的主体和客体

第一节 乡镇行政管理的主体

一、乡镇行政组织

二、乡镇行政领导

第二节 乡镇行政管理的客体

一、乡镇经济事务行政管理

二、乡镇政务管理

三、乡镇文化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管理哲学新论(第三版)是2021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伍栓。

得书感谢您对《管理哲学新论(第三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信用管理 电子书
信用管理概论:八部分全面解析信用系统。
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增补版) 电子书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经营哲学核心读本,浓缩了稻盛和夫"敬天爱人"思想的精髓。
创业孵化管理 电子书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方兴未艾,对从业人员的创业孵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从孵化器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入手,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规划创建、组织制度建设、运营管理、市场开发、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政策支撑等关键层面细细展开,重点突出了孵化器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服务、技术创新与投融资服务的具体方法,能够帮助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者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创业孵化管理》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经典案例相结合,
服务运营管理 电子书
本书主要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理解服务运营"、"设计服务运营"、"管理服务运营"。"理解服务运营"包括第一章服务与运营,第二章服务价值链,第三章服务运营绩效;"设计服务运营"包括第四章服务设计与技术,第五章服务流程设计,第六章服务选址定位,第七章服务设施布置;"管理服务运营"包括第八章服务能力管理,第九章服务质量管理。这三个部分以及各下属部分主题相互呼应,构成一个服务运营系统的整体。
云管理2.0 电子书
本书详细阐述了云管理理念以及实践价值,其中包括云管理是什么,云管理的实践基础,未来的工作雇佣时代结束,如何改变分配制度,变员工为合伙人,共享经济更有效释放云端人才能力,如何架构云端管理平台,连接与跨界未来企业生存成长之路,以及云管理对于社会、政府和新经济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