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融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容融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研究阐释中华文明包容性的理论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全书聚焦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特征,并兼及与其他特性之间的内在逻辑与机理进行分析。

书中通过考镜源流,阐释“包容”的意涵,把握包容性的内涵要义。通过对包容性的哲学基础进行探讨,带领读者在先贤的深邃哲思中体会包容性的思想智慧与文化根基。通过对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的梳理,揭示内蕴于其中的包容性。最后着眼于包容性在当代一系列内政外交举措中的延续与体现,展现突出的包容性在中华文脉中的绵延。

本书为理解中华文明的深层次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华文明,也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全书分为“考镜源流:‘包容性’的概念分析”“循事见理:‘包容性’的哲学阐释”“内蕴外彰: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包容性’的体现”“时代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政外交中‘包容性’的体现”四个章节。

作者简介

作者孙海科,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佛教哲学、中国佛教史、佛教文献学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阐释丛书”编委会

总序

绪论

第一章 考镜源流:“包容性”的概念分析

第一节 言与意:写在概念分析之前

第二节 “包容性”的概念分析

第三节 容融之道:“包容性”的内涵要义

第二章 循事见理:“包容性”的哲学阐释

第一节 多元与一体

第二节 差异与共识

第三节 自我与他者

第三章 内蕴外彰: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包容性”的体现

第一节 内源文化的融通与共生

第二节 地域民族的融汇与共体

第三节 宗教信仰的融摄与共存

第四节 域外文化的互鉴与共惠

第四章 时代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政外交中“包容性”的体现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党的十八大期间内政外交中“包容性”的体现

第二节 新时代以来内政外交中“包容性”的体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容融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是2024年由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作者孙海科。

得书感谢您对《容融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美国的故事 电子书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房龙撰写的一部关于美国历史经纬的书。
西藏的阿里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北线“无人区”;西藏的风格;去日土,看岩画;古格怀古;神山和圣湖等。
我的情结 电子书
本书记录了傅志寰同志的求学之路、社会经历、管理实践和记忆随想。
远去的亲人 电子书
本书记载了作者陈维秀自认识蒋汉杰开始的直至陈维秀离开人世这一段时期有关于蒋家的家族历史以及当时上海地下党员生活的真实写照。陈维秀,祖籍江苏无锡玉祁镇。由母亲作主,19岁嫁给姐夫——商人蒋汉杰。从1939年至1953年养育了五个子女。上海解放前她作为家庭主妇协助丈夫和子女进行地下工作。解放以后进入中国畜产公司上海分公司,直到1973年退休。2000年前后,她开始撰写蒋汉杰家史,历经数年完稿。她为蒋家
厦门的兴起 电子书
本书系统论述了清朝时,厦门作为一个沿海贸易港口的兴起过程及其在沿海贸易中的地位,向我们揭示了厦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历史逻辑,展示了厦门乃至闽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的生动细节。对于我们今天深度认识厦门商港由来之路及其在“一带一路”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未来厦门城市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