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故鼎新: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

革故鼎新: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研究阐释中华文明创新性的理论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全书聚焦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特征,首先从什么是创新性、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的体现、创新性包含的辩证关系等角度,阐释了创新性的一般性理论,然后以时间顺序为轴线,回顾了古代中华文明的创新变革、近代中国的创新尝试、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创新实践,并深入探讨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意义。

全书分为“创新性概论”“古代中华文明的革故鼎新”“近代中国的落后与变革”“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人的创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五个章节。

作者简介

作者傅正,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师从孙燕京教授,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高等研究所博士后,合作导师汪晖教授。从事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方面的研究。主要关注晚清西学东渐和今古文之争,兼治西方政治思想史等。在《读书》《近代史研究》《文化纵横》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阐释丛书”编委会

总序

绪论

第一章 创新性概论

第一节 什么是创新

第二节 人的劳动是创新性的源泉

第三节 中华民族处于人类创新的前列

第四节 创新发展的辩证规律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古代中华文明的革故鼎新

第一节 殷周之变与礼乐文明

第二节 东周时期的变革思想

第三节 大一统与中华文明的理想

第四节 近代变革中的传统资源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中国的落后与变革

第一节 近代中国创新能力衰落的原因

第二节 殖民掠夺与西方式的现代化

第三节 近代中国人变革民族传统的尝试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人的创新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创新实践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创新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实践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

第一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必然性

第二节 创新性视野下的“第二个结合”

第三节 创新性与其他四个突出特性的关系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革故鼎新: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是2024年由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作者傅正。

得书感谢您对《革故鼎新: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新史学(第十三卷):历史的统一性和多元性 电子书
《新史学》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着眼于从方法论角度把握史学发展的前沿,努力探索史学创新的道路。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创新 电子书
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问题的背景、研究的思路以及本书对现有研究的贡献和改进。第二章回顾了企业创新的相关文献,归纳并整理了文化领域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第三章考察博彩文化对企业研发强度以及专利申请数的影响。第四章实证检验了企业合作文化与创新之间的关系。第五章是对全书的总结,包括结论和启示,同时指出了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城市、公民与技术:城市生活与后现代性 电子书
本译丛著作在诸多方面体现了外国学者对文化与城市张力关系的研究与反思,或可为我们对城市文化或文化城市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提供有益的学术视野或经验参考。
匠心·创新(三)——北京局铁路技师风采 电子书
本书分为创新之星、技术能手、革新能人、岗位标兵四部分,主要收集了北京地区70位技师2012年以来的创新成果。
鄂温克族濒危语言文化抢救性研究(全2卷) 电子书
本书分为《鄂温克族社会历史文化》《鄂温克族狩猎故事研究》二册,对鄂温克族濒危或严重濒危的语言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搜集、整理与分析研究,对我国东北寒温带地区远古历史文化与文明、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研究有深远而现实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同样,对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东北亚诸民族、北极圈诸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研究也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