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融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容融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研究阐释中华文明包容性的理论学术著作。

内容简介

全书聚焦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特征,并兼及与其他特性之间的内在逻辑与机理进行分析。

书中通过考镜源流,阐释“包容”的意涵,把握包容性的内涵要义。通过对包容性的哲学基础进行探讨,带领读者在先贤的深邃哲思中体会包容性的思想智慧与文化根基。通过对中华文明历史进程的梳理,揭示内蕴于其中的包容性。最后着眼于包容性在当代一系列内政外交举措中的延续与体现,展现突出的包容性在中华文脉中的绵延。

本书为理解中华文明的深层次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华文明,也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全书分为“考镜源流:‘包容性’的概念分析”“循事见理:‘包容性’的哲学阐释”“内蕴外彰: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包容性’的体现”“时代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政外交中‘包容性’的体现”四个章节。

作者简介

作者孙海科,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佛教哲学、中国佛教史、佛教文献学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阐释丛书”编委会

总序

绪论

第一章 考镜源流:“包容性”的概念分析

第一节 言与意:写在概念分析之前

第二节 “包容性”的概念分析

第三节 容融之道:“包容性”的内涵要义

第二章 循事见理:“包容性”的哲学阐释

第一节 多元与一体

第二节 差异与共识

第三节 自我与他者

第三章 内蕴外彰: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包容性”的体现

第一节 内源文化的融通与共生

第二节 地域民族的融汇与共体

第三节 宗教信仰的融摄与共存

第四节 域外文化的互鉴与共惠

第四章 时代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内政外交中“包容性”的体现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党的十八大期间内政外交中“包容性”的体现

第二节 新时代以来内政外交中“包容性”的体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容融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是2024年由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作者孙海科。

得书感谢您对《容融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美国的故事 电子书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房龙撰写的一部关于美国历史经纬的书。
我的情结 电子书
本书记录了傅志寰同志的求学之路、社会经历、管理实践和记忆随想。
西藏的阿里 电子书
本书内容包括:北线“无人区”;西藏的风格;去日土,看岩画;古格怀古;神山和圣湖等。
永远的战士 电子书
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英雄的精神永世长存。2018年,山东省委老干部局、省委离退休干部工委开展征集山东老战土历史资料工作。邹城市老干部局以此为契机,联合有关单位启动了“永远的战十”征文活动,以参战老战十为记录对象,讲述战争故事,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历时半年,组织30个单位80多名下作人员入户采访600多人次,查阅人事、军史、党史等资料,形成书稿42篇近30万字,真实记录了老战士的战斗经历和
历史的观念 电子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涵盖了古今中西主要的历史思想和历史理论。上编为“中国历史观念”,共4章,阐述了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主要的历史观念,从先秦神意历史观一直到严复、章太炎的历史进化论;下编“西方历史观念”,共分12章,论述了西方的主要历史观念,从希罗多德的历史思考直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的自我认识史,人类的历史实践孕育了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反过来,人类的理性和智慧也促进了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