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部开端性的MI与CBT的整合之著。
内容简介
动机式访谈(MI)是一种合作性、引导式的谈话风格,旨在加强一个人自己(内部)的改变动机与决心。已被证明MI是促进当事人积极行为改变的一种一线的、循证且有效的干预方法,并愈发广泛地应用在物质使用、心理健康、初级保健及专科医疗等领域。
认知行为疗法(CBT)聚焦于改变适应不良的想法与行为,其一些方法不但是应用最广泛的循证治疗成分,而且这些成分的共性也体现在针对各种障碍的干预中,如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物质使用障碍等。
鉴于CBT需要在会谈中做练习,还要完成会谈以外的“家庭作业”,这些方方面面的改变,可能都是当事人在过往难以掌握、不堪胜任的。MI所启动的行为改变,如果能结合更偏行动取向的治疗干预后,可以获得增强。因为动机在落实改变以及维持改变期间,无论是强度的起伏还是方向上的摇摆,仍然都不稳定。所以,整合MI与CBT可以创造出一种更加有效的行为治疗,其效果优于二者中任何的单一运用。
本书将聚焦在CBT的共同成分上,即那些被广泛研究的CBT方法中都具有的成分,如在治疗开始时建立联盟、评估并制订治疗计划、自我监测、认知及行为技巧的训练、促进家庭作业的完成,以及维持改变。每一章会聚焦一个治疗成分,并基于MI的四个过程来对每个成分做展开。本书的重点在于MI技术与CBT的整合。
书中所使用的案例涵盖多种类别的行为和诊断,广泛涉及了各种各样的目标行为与问题,如抑郁、肥胖、焦虑、物质滥用及遵医嘱服药等。不仅可以帮助从业者化繁为简,让大家不必再辗转于众多的治疗手册以及各种各样的培训学习之中,而且让大家可以通过MI-CBT的整合取向,把握其中的核心因素与成分,在面对各类问题以及不同的设置时都能更好地予以应用。
作者简介
作者西尔维·纳尔,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医学院行为科学与社会医学系特聘冠名教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转化行为科学中心创始主任,动机式访谈培训师网络(MINT)成员。
长期致力于MI的教学以及MI整合CBT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已发表了160多篇/部学术出版物,在HIV青年感染者的行为干预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和研究经验,所聚焦的内容包括遵医嘱服药、遵预约参加咨询会谈/治疗干预、物质使用以及高危性行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
译者序
第1章 整合动机式访谈与认知行为疗法
为何选MI
为何选CBT
MI-CBT的整合取向
有哪些实证支持
MI的精神
MI的四个基本过程
关于MI核心技术的简介
本书的章节组织
第2章 在治疗开始时建立联盟、培养动机
导进过程
聚焦过程
唤出过程
计划过程
MI-CBT的两难情境
第3章 评估与治疗计划
导进过程
聚焦过程
摘要
唤出过程
计划过程
MI-CBT的两难情境
第4章 自我监测
导进过程
聚焦过程
唤出过程
计划过程
MI-CBT的两难情境
第5章 认知技巧
导进过程
聚焦过程
唤出过程
计划过程
MI-CBT的两难情境
第6章 行为及情绪调节技巧
问题解决技巧
行为激活
痛苦耐受
正念
暴露疗法
对担心的刺激控制
拒绝技巧及自信决断表达训练
其他技巧
导进过程
聚焦过程
唤出过程
计划过程
MI-CBT的两难情境
第7章 促进会谈以外的练习和会谈的持续参加
关于家庭作业的首要原则:别再叫“家庭作业”了
没做或未完成练习
参加会谈
MI-CBT的两难情境
第8章 维持改变
导进过程
聚焦过程
唤出过程
计划过程
MI-CBT的两难情境
第9章 本书用途:整合性的治疗手册
一部整合性的治疗手册
案例素材
对MI-CBT两难情境的总结
对MI-CBT整合取向的培训
新议题
参考文献
图书推荐
动机式访谈整合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译丛)是202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西尔维·纳尔。
得书感谢您对《动机式访谈整合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译丛)》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