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进与超越:当代学者论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深进与超越:当代学者论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汇集了31篇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学者近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论文。

内容简介

《深进与超越:当代学者论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部论文集,汇集了31篇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学者近年来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论文。

这些论文是各位学者对自己所耕耘领域中学术问题的深进,或者是提出新的问题,或者是对老问题提出新见。同时,它们又体现了各位学者在方法和视野上的思考和拓展,或者是对前辈方法的继承,或者是对新方法的思考和运用,显示对前辈学者的超越,乃至对自我研究的超越。

论文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21世纪以来古代文学研究的学术高度和深度,也展示了一代学者的学术情怀和学术智慧。

作者简介

编者徐正英,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带头人,校“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出土文献文学。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献》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前出土文献及佚文献文学综合研究”。专著《先唐文学与文学思想考论——以出土文献为起点》2017年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集说明

《诗经》弃妇诗的基本形态及其与逐臣诗的文化关联

一、弃妇诗的基本形态与几个关键点

二、弃妇诗的主要特征及其与逐臣诗的异体同构

三、弃妇诗的多元解读及其在骚体逐臣诗中的意义凝定

论先秦“辞”的演变及特征

一、祝祭之辞

二、教诫之辞

三、君子“有辞”

四、辞之“文”

上博简《孔子诗论》“文亡隐意”说的文体学意义

一、“文亡隐意”文本考释

二、“文亡隐意”说是对先秦时期诗歌之外所有文体本质特征的全面揭示

三、“文亡隐意”说是对文章本质特征的最早揭示

四、“文亡隐意”说后少来者

屈原名与字、姓氏与名字的纵横关联

一、初生名与卜筮名、乳名与仕名的辨析

二、平、原、则、均字面意义的一以贯之

三、平、原、正则、灵均深层和动态意义的相通

四、屈原家族的姓氏与名字的关联

秦汉区域文化的划分及其意义

一、《汉书·儒林传》中的秦汉文人分布

二、《汉书·艺文志》中的秦汉文人作品

三、《后汉书·儒林传》中的秦汉文人分布

四、《后汉书·文苑传》中的秦汉文人分布

五、《隋书·经籍志》中的秦汉文人作品

《诗纬》与《齐诗》关系考论

一、《齐诗》与翼奉《齐诗》学

二、翼奉《齐诗》学与《诗纬》

《史记》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及其意义

一、汉至唐:《史记》文学经典地位的奠定

二、宋元:《史记》文学经典地位的确立

三、明清:《史记》文学经典地位的进一步巩固

四、近现代:《史记》文学经典地位的加强

五、《史记》文学经典建构的意义

家族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与问题视域

一、家族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二、家族文学研究的问题视域

三、家族文学研究的认知角度和学术路向

“正始之音”再解读

一、关于“正始之音”概念的形成与内涵

二、如何解读陈子昂的“正始之音”论述

文学价值与文学史价值的不平衡性——陈子昂评价的一个新角度

《文选集注》的发现、流传与整理

一、《文选集注》概貌

二、《文选集注》的发现

三、《文选集注》的作者和时代

四、《文选集注》的流传

五、《文选集注》的整理

韩愈诗风变革的美学意义

一、韩愈诗歌评价的戏剧性变化

二、韩愈诗歌的生涩感

三、韩诗取材对“雅”的颠覆

四、韩诗声律的反和谐倾向

五、韩诗语言的反传统特征

六、审美意识的变异与韩诗的划时代意义

七、追溯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唐诗的原题、改题和拟题

一、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谈起

二、唐诗最原始题目的状态

三、作者本人之改题

四、《松陵集》之检讨

五、宋以后之改题

六、唐诗拟题之讨论

七、《全唐诗》拟题错误举例

八、歌谣谚谶拟题之讨论

九、结论

《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

山谷行书和东坡草书《赤壁怀古》词石刻的真伪及文献价值

一、黄庭坚行书赤壁词的传存源流

二、山谷行书赤壁词的真伪

三、苏轼草书赤壁词的真伪

四、山谷行书和东坡草书赤壁词石刻的文献校勘价值

宋代散文体裁样式的开拓与创新

一、记体散文的勃兴与新领域的开拓

二、书序的美学变化与长足发展

三、题跋的创制及其趣韵风神

四、文赋的脱颖而出与文艺散文的诞生

五、诗话、随笔的创造与日记范式的确立

六、体式创新的时代基因与宋代文人的体裁意识

读宋代城市桥记

一、宋前城市桥记存留状况之回顾

二、宋代城市桥记存留状况考述

三、对宋代城市桥记数量较宋前激增之现象的文化思考

四、宋代城市桥记中有意味的政治现象

五、宋代城市桥记中有意味的经济现象

六、宋代城市桥记中有意味的社会暨宗教现象

七、宋代城市桥记中有意味的文化艺术现象

关于“词曲递变”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词曲递变”研究的几个学理问题

二、中国古代文人的“歌曲传统”观:“词曲递变”的文化寻根

三、民间歌曲:文人“词曲递变”的源泉

四、元人观念中散曲的尊、卑二体与“词曲递变”

《沧浪诗话》的隐喻系统和诗学旨趣新论

一、妙悟——以禅喻诗的形上等级制

二、临济下与曹洞下——南宋禅学语境下的宗派高低

三、别材别趣——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取喻

四、兴趣——尚意兴、问兴致的写作趣味

五、羚羊挂角——语言文字在表意方面的澄明性

六、结论

熊大木现象:古代通俗小说传播模式及其意义

一、《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及熊大木的编撰手法

二、书坊主主宰创作格局的形成及式微

三、“熊大木现象”的意义

从话本选本看话本经典的形成

一、话本选本与话本经典的确认

二、话本选本与小说观念的嬗变

三、话本选本与传播环境的影响

万历朝为文学盛世说

一、称万历朝为文学盛世的理由

二、万历朝一直未被确认为文学盛世的原因

三、确认万历朝为文学盛世的意义

汉文学史上的1764年

一、甲申行唱酬笔谈之特征

二、甲申行在朝鲜文坛之反响

三、甲申行唱酬笔谈之文学史意义

四、结语

明代词集评点的价值与特色

一、话语方式与审美追求

二、思维取向与批评模式

三、以曲释词或词曲互证

文情士心:明清文学评点的精神向度

一、文情:明清文学评点的审美批评

二、士心:明清文学评点的社会文化批评

从“佣书养母”到“名士牙行”——袁骏《霜哺篇》与清初文学生态

一、《霜哺篇》文本生成的初步分析

二、“名士牙行”与袁骏身份探微

三、《霜哺篇》主题及相关思考

四、结语

《红楼梦》的构思与背景问题

一、《红楼梦》研究中一些现象引起的思考

二、“贾”是“曹”的适当改装

三、贾家、甄家的构思

四、实境、幻境的照应和南方北方的关系

五、《石头记》命名之义

六、结论

从“林下”进入文本深处——《红楼梦》的“互文”解读

“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中国古代对于诗与诗人的集体认同

一、从“伐能”到“薄命”

二、“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

三、“诗人薄命”:一种集体认同

四、从“薄命”到“无穷”

选官制度与文学创作之演进

一、两汉察举制与游子思妇题材

二、六朝九品中正制与玄言山水题材

三、唐朝科举制与诗歌题材的全面拓展

四、宋朝科举改制和文学转型

中国文学思想史的学术理念与研究方法——罗宗强先生学术思想述论

一、求真求实与历史还原

二、理论批评与创作实践

三、历史环境与士人心态

四、心灵体悟与回归本位

深进与超越:当代学者论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202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徐正英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深进与超越:当代学者论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第二辑) 电子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学科主办刊物,本期为第二辑。
中国经典儿童文学大系:小巴掌童话 电子书
《小巴掌童话》构思精巧,主题鲜明。故事本身的张力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儿童乐于跟随童话里的小动物,体会友爱、真诚、坦荡和快乐的意义,内容充满诗意、幽默和哲理,有着鲜明、浓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中国经典儿童文学大系:阿笨猫 电子书
憨憨傻傻的阿笨猫和精明世故的外星小贩巴拉巴、大师元空、发明家金哥之间发生了一系列荒诞而奇幻的故事。阿笨猫屡次被骗,不吸取教训,一次次上当,究其根源,是因为他好吃懒做,爱做白日梦,喜欢贪小便宜。活泼逗趣的人物对话、层出不穷的古怪发明,令人叹为观止。作家冰波把现实世界与精彩纷呈的想象相结合,使《阿笨猫》的故事充满了诙谐、机敏、幽默、智慧,也充满了鲜活的现代气息。
中国经典儿童文学大系:吃黑夜的大象 电子书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出版人白冰先生代表作品精选集。★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推荐★荣获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重点推荐★寓教于乐的小童话融入了人生的大智慧。
中国经典儿童文学大系:小英雄雨来 电子书
晋察冀边区北部有一个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生活在这里。他足智多谋,小小年纪就加入对敌斗争中:为掩护革命同志,雨来落入敌人之手又巧妙逃脱;他不惧危险,把敌人的队伍引入地*阵;危急关头,他通风报信,救下了游击队队长……小英雄雨来还有很多很多战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