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判主义

新批判主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精彩金句,通俗表达,点破知识谎言的爆款文章。

内容简介

《新批判主义》中笔者所发表的一系列有关中西文化和哲学比较的论文,涉及法制思想、伦理思想、言说方式、人生观、生死观、本体论、怀疑论、信仰和伪善等等问题,以及对牟宗三的康德研究的批评,对百年中国西方哲学东渐的十大文化错位及实用主义偏向的检讨,对儒家“亲亲互隐”的腐败倾向的抨击等等,在学术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作者简介

作者邓晓芒,1948年生,1982年硕士毕业后长期在武汉大学任教,2009年12月起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德国哲学》主编。专攻德国哲学,同时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再版序言

序言 继承五四,超越五四——新批判主义宣

回顾与前瞻

孤独的鲁迅

鲁迅精神与新批判主义

再谈新保守主义的思想误区——与郭齐勇先生商榷

投入·比较·超越——谈谈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当代人文精神的现状及其出路

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再读康德《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

在思想的地平线上

对新权威主义的文化反思

五四精神的失落——评林毓生先生的《中国意识的危机》

女扮男装与女权意识

新保守主义的理论与情感——评胡国亨先生《独共南山守中国》

情感的位置——答石砩先生

第三条道路和新批判主义——再答石砩先生

何谓“霸权主义”?

哲思与感悟

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

康德宗教哲学与中西人格结构

自由:人的使命——读弗罗姆《逃避自由》

何谓真正的信仰?

如何做一个现代人

后现代状态与后现代主义

做人的秘密

“古国沙文主义”的一面镜子

揭开史前艺术的奥秘——读《艺术人类学》

迎着遥远的目光

中西建筑与哲学

文学的痛苦

野草与乔木

一个老诗人的迷惘

残雪与卡夫卡

《伤逝》中的文化冲突试析

童话里的思想

《月亮和六便士》的宗教意义

中国新时期作家的双重自我

作家的根在哪里?——从《如焉》的讨论谈起

论21世纪中国文学的前景

我们这一代的沉默与思考

哲学与生命

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

文化批判与哲学建构——访邓晓芒教授

忆奇女子萌萌

我怎么学起哲学来

新批判主义是200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邓晓芒。

得书感谢您对《新批判主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价值形式、国家衍生与批判理论:德国新马克思阅读运动研究 电子书
在当代思想史的地图上,多条线索都指向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联邦德国的一个理论运动,这就是由阿多诺的弟子巴克豪斯和莱希尔特等人开拓的“新马克思阅读”(DieNeueMarx-Lektüre)运动。新马克思阅读这一理论运动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孕育中破茧而出,其主要理论研究对象,就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特别是价值形式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对资产阶级国家研究的“
科琴分析哲学思想研究.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是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加文·科琴分析哲学思想的介绍。加文·科琴试图把英国分析哲学的传统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相结合,从分析主义的视角出发,对马克思的实践思想、科学理论、革命策略以及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等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整体论的实践哲学思想,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唯物论、辩证法和实践论的基本特征,最终形成了一种极具英国特色的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技术哲学思
吉登斯社会哲学思想研究.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主要是对英国新左派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哲学思想的解读。吉登斯通过对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等社会哲学思想的梳理,结合当代欧洲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以商品化的资本主义社会、极权主义的现代化政治和现代性的民主制度的批判为切入点,试图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关联起来,形成了一种总体化的社会哲学思想。
海外华人文献与中华文化传承:新马德教紫系研究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海外华人宗教文书个案的系统深入解读,探讨海外华人文化传承的具体机制问题。书中在系统梳理1947年至1966年二十年间的德教紫系文献的基础上,从“仪式专家·仪式·文献”三位一体的系统角度,全面考察新马华人教派德教紫系由创立、建构到传播、演化的过程,进而着重分析新马德教紫系文献,特别是乩文集的形成与传播机制,讨论新马德教紫系在海外华人社会中传承华人文化的具体机制。
安德森“类型学”唯物史观思想研究.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丛书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为立脚点,从总体上把握英国新马克思主义学者佩里·安德森对于唯物史观的科学阐释,认为安德森在综合采用经典马克思主义、英国经验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欧陆理性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类型学”的唯物史观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