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调解法治论:以北京市行政调解制度创新为研究重点

行政调解法治论:以北京市行政调解制度创新为研究重点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系统研究行政调解制度的精品力作。

内容简介

从行政调解的概念、性质、范围、效力、救济及完善措施等方面入手,对学界的观点进行简要梳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行政调解基本理念和基本理论的总体定位。具体分上下编,层层递进,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结构合理,论述充分,表达清晰,篇幅适中,是系统研究行政调解制度的精品力作。

作者简介

作者莫于川,男,汉族,籍贯广西玉林(原籍山东青州),1956年4月出生于四川重庆。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行政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曾插队务农、参军服役,1984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56006部队转业到重庆市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曾从事社会学、政治学、经济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法学等领域的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完成各级各类社科研究课题30余项,出版(含独著、合著、主编、参编、编译)专著、教材3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理论文章200余篇,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30余项。承担过多项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的研究起草工作,曾参与起草《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突发事件应对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重要法律文件。现从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门教学科研工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本书作者

引言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行政调解制度发展

上编 行政调解理论基础与制度创新研究

第一章 行政调解的基本理念和理论基础

一、行政调解研究综述

二、行政调解的概念及辨析

三、行政调解的特征与优势

四、行政调解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 我国的行政调解制度

一、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沿革

二、我国行政调解制度实际运行状况

三、我国行政调解制度探索中的典型经验

第三章 实证与认知:行政调解专题问卷分析

一、行政调解专题问卷调查概况

二、问卷基本问题的统计分析

三、相对人问卷的补充问题分析

四、行政公务人员与相对人对行政调解的想法和建议

五、对策和建议

第四章 域外行政调解制度考察与比较

一、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的行政调解及相关制度

二、英美法系国家(地区)的行政调解及相关制度

三、域内外行政调解制度的差异

四、域外行政调解制度的启示

第五章 反思与重构:我国行政调解法制创新发展构想

一、行政调解的基本原则体系

二、行政调解的性质与效力

三、行政调解的主体与对象

四、行政调解的程序与方法

五、行政调解的救济与责任

六、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衔接

第六章 总结与立法:行政调解立法专家建议稿及理由说明

一、总则

二、行政调解的范围与管辖

三、行政调解组织、人员和场所

四、行政调解程序

五、行政调解协议及其履行

六、法律责任

七、附则

下编 北京市行政调解法制创新与解读

第七章 北京市行政调解工作状况分析

一、北京市行政调解工作的总体评价

二、北京市行政调解工作的初步成效

三、《北京市行政调解办法》出台前北京市行政调解制度建设存在不足

第八章 北京市行政调解工作规范化研究问卷分析报告

一、行政调解专题问卷调查概况

二、问卷主体问题的统计分析

三、针对行政相对人问卷的补充问题分析

四、行政公务人员和行政相对人对行政调解的想法和建议

五、对策和建议

第九章 行政调解制度在北京市若干领域适用情况

一、北京市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行政调解

二、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争议行政调解

三、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争议行政调解

第十章 北京市行政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路向

一、北京市行政调解制度改革与完善的总体思路

二、北京市行政调解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

三、完善北京市行政调解制度的对策建议

第十一章 《北京市行政调解办法(代拟稿)》及理由说明

一、总则

二、行政调解的范围与管辖

三、行政调解职责和人员

四、行政调解程序

五、行政调解协议及其履行

六、监督、责任与救济

七、附则

第十二章 《北京市行政调解办法》逐条释义

一、总则

二、民事纠纷调解

三、行政争议调解

四、指导和监督

五、附则

附录

附录一 行政调解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梳理

一、国内部分(包括香港特区)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一览(节选)

二、国外部分相关法律规范一览

附录二 北京市行政调解相关文书样本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行政调解法治论:以北京市行政调解制度创新为研究重点是2021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莫于川。

得书感谢您对《行政调解法治论:以北京市行政调解制度创新为研究重点》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No.1(2017)(法治蓝皮书) 电子书
从落实司法为民、推动司法公开、规范司法权运行、提升司法能力、服务国家治理等方面对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了第三方评估。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事业单位会计实务与衔接 电子书
随着《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以及相关补充规定、衔接规定的实施,各类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有了规范、完整的制度依据。本书对各类事业单位如何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做了全面、深入、详尽的讲解与辅导。针对重要的会计处理事项,本书不仅直观地展示了相关账务处理方法,还以案例解析的形式,将笼统的文字表述转化为清晰、具体的实务操作,以加深读者对新制度的理解,有利于全面提升读者的实务操作水平
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条文解读+实务应用+案例讲解 电子书
1.内容前沿,版本知名 本书严格依据2018年3月《政府会计制度》编写而成。自2019年1月1日起,全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将要在全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全面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很大,首先,将原来的9种会计制度全面合并成为《政府会计制度》;其次,一项业务,两笔分录,一本账簿,两套报表;结尾,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融为一体。本书严格依据《政府会计制度》编写,帮助大家深度学习《政府会计制度》的规范与要求,帮助大家能够正确依据《政府会计制度》办理好本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 2.清晰逻辑导图,学习更加便捷。 本书中充分发挥了逻辑导图的优势与优点。会计分录是会计工作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而用逻辑导图的方法来表现会计分录的前因后果及数字关系,具有天然的优势。本书充分发挥逻辑导图的优势,对各种会计规定进行了清晰条理的阐述,使得本书阅读体验感好于同类图书,这也成为本书的一个亮点和优点。 3.精选实务案例,提高分析能力。 由于先天的限制,《政府会计制度》具有“原则、笼统、条文化”等不足,将《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应用于日常会计工作很是不易。本书非常重视案例的收录与讲解,把《政府会计制度》的要求具体化到日常的经济业务处理之中,是把准则与实务连接在一起的桥梁与纽带。 4.实务操作演练,快速提升是实操能力。 本书针对专业读者,旨在帮助读者解决实务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很多情况下,只是被动的了解《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很难理解其实质要求的,也很难做到灵活的应用。本书以实务操作为核心,处处进行深度分析,案例中不仅阐述怎么办,更是强调说明为什么这么做,帮助大家读透制度,准确应用制度。
中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理解与实施(英文版) 电子书
ThisbookintroducestheChinaCybersecurityClassifiedProtectionSystem(CCPS),coveringitsdevelopment,interpretationoftheCybersecurityLaw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theunderlyingstandards,andproceduresinpra
生态权研究 电子书
本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关注生态权,用生态权的思想构筑或者修正法律制度,这也是本书主要的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