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幻想与心灵:林兰童话的结构与意义

中国人的幻想与心灵:林兰童话的结构与意义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对林兰154篇民间童话的类型研究和文化阐释,探索中西幻想故事的结构性差异,思考故事结构与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层对应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文艺民俗学视角出发,以20世纪20、30年代北新书局出版的林兰编中国民间童话集为研究对象,在对154篇童话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通过情节结构分析、跨文化文本比较,将之分为“得宝型”、“失宝型”、“考验型”、“离去型”和“滑稽型”五个类型,并逐一论析,构建中国民间童话的结构形态并阐释其文化意义,可以说颇富创见。

而且,作者还探讨了在当今,如何将民间童话与现代的融合的话题,探讨了林兰童话改编原则及实例,将童话与当今的儿童戏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也是很有创见的。

作者简介

作者黎亮,华东师范大学文艺民俗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间文学、儿童文学。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民间童话与现代性

第二节 方法和思路:经由结构形态之比较探索文化深层之自我

第二章 林兰童话的辑录特色与价值

第一节 “林兰女士”与童话传承

第二节 林兰之前的童话出版状况

第三节 农耕文化形态的记忆笔录与潜在的现代性文本

第三章 童话观与文学观:林兰童话编写的理论话语

第一节 民俗学立论的童话与“现代性”启蒙

第二节 儿童观对文学观的书写

第四章 类型与异文:林兰童话的结构模式及主题运作

第一节 林兰童话的五大类型

第二节 异文与主题运作

第五章 成“人”的核心意识:林兰“得宝型”童话解析

第一节 赠予者形象的变迁

第二节 善良的人与有力的人

第三节 神圣空间的营造

第六章 文化心态的冲突与自我迷失的寓言:林兰“失宝型”童话解析

第一节 知足:取宝观念中的农耕心态

第二节 进取:取宝观念中的商业心态

第三节 自我迷失的寓言

第七章 男性话语与女性话语:林兰“考验型”童话解析

第一节 男性的第二次诞生:林兰“解难题”童话解析

第二节 女巫与父权:林兰“龙女”与“百鸟衣”复合型童话解析

第三节 女性的复活:林兰蛇郎童话解析

第八章 从仙妻到兽妻的沉落:林兰“离去型”童话解析

第一节 妻的离去:历史文本与基本原型

第二节 婚姻禁忌与女性地位的沉降

第三节 仙界、兽界与无意识

第九章 制笑机制与狂欢形象:林兰“滑稽型”童话解析

第一节 林兰“滑稽型”童话的制笑机制

第二节 林兰“滑稽型”童话的狂欢形象与意义

第三节 滑稽童话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

第十章 民间与现代的融合:林兰童话改编原则及实例

第一节 林兰童话改编策略

第二节 林兰童话改编实例

结语

余论 民间童话与儿童戏剧教育

附录一 林兰民间童话目录

附录二 林兰童话结构形态分析释例

附录三 林兰童话原文选录

附录四 林兰童话讲述实验照片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人的幻想与心灵:林兰童话的结构与意义是201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黎亮。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人的幻想与心灵:林兰童话的结构与意义》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词义球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以句法一词义界面理论为基础,对汉语的动词、非属性名词等部分实词的词义结构做了新的切分与描写,初步构建了词义球结构理论。
童话与水:文运与国运的交融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多年创作的散文精品集。全书收集了作者19篇的散文作品,其中大部分已经发表于全国和各省级大型文学期刊上的。全书以“情”字贯穿始末,作者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更表达了对亲人、师长、恩人的感念。作者将对母亲的热爱与怀念写入作品《大家闺秀》;将在特殊时期,养育自己的叔父的感激之情写入《我的农民清轩叔》;将对恩师的缅怀、对师长的敬意写入《人就活一回》(忆金湘),《怀念吴树声叔叔
场域论:出场意义的形塑、传播与解码 电子书
出场学场域论对思想符号与历史语境相互结合的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以一种过程论研究的视角填补意义论研究的空白。以方法论研究的视角填补了意义论研究的空白,厘清了两种对立的方法论——辩证法与现象学方法,以此为红线贯穿全文,在方法论上突破现象学的在场和谐与辩证法的斗争哲学,指向出场和谐。它区别了实践的两种不同类型及其三个过程阶段;对历史的建构进行了系统性地整理与探索;厘清了场域的出场主体在形塑、传播、解码环节
中国的医疗市场:结构、规制与绩效 电子书
本书在系统性介绍我国医疗卫生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阐述了市场结构、政府规制和医疗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从医疗价格管制、医疗结构的分类管理体系、药品流通体制、“医药分离”改革和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我国医疗市场政府规制的实施效果。
直抵心灵的教育 电子书
本书以小故事、小场景的形式,在轻松的氛围中,重现了作者的教育宗旨和价值取向,阐述了作者如何逐步形成以“直抵学生心灵,倡导个性成长”为基石的“教育务本心”思想,并将之实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