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音声·礼俗用乐

宗教音声·礼俗用乐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音乐学家项阳对宗教和礼俗多年的学术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本书为“礼俗之间: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丛书”系列之一。

第一部分为近二十年间对宗教音声的探索,第二、第三部分是近几年对中国音乐传统之礼乐与俗乐两条主导脉络为用的新思考。

这是一本集学术性、全面性、逻辑性为一体的音乐史学专业书籍。

作者简介

作者项阳,1956年生,湖北宜昌人,中央音乐学院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代所长、《中国音乐学》主编。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乐府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学》名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音乐·舞蹈》执行编委,《音乐研究》《民族艺术》《人民音乐》《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编委。

主要致力于中国音乐文化遗产的研究。出版专著有《中国弓弦乐器史》《山西乐户研究》《乐户: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承载者(日本大阪,日文版)》等,主编《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等,出版文集有《当传统遭遇现代》《以乐观礼》《接通的意义:历史人类学视域下的中国音乐文化史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辑委员会

总序

自序

上编

“释俗交响”之初阶——中国早期佛教音乐浅识

关于音声供养和音声法事

“改梵为秦”中的“学者之宗”曹植

北周灭佛“后遗症”——再论音声供养与音声法事的合一

假如智化寺音声佛事依然存在

佛教、道教与民间乐社用乐相通性的思考

永乐钦赐寺庙歌曲的划时代意义

佛教戒律下的音声理念——云冈石窟伎乐雕塑引发的思考

中韩学术交流对佛教音乐文化研究的贡献

中土音声人理念的存在与消解

宗教信仰的“痴迷者”与木卡姆之关系

中编

对中国礼乐认知的几个误区

周代国家礼乐教育相关问题辨析及启示

礼乐与俗乐两条主脉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征

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理念拓展的意义

回归历史语境“讲清楚” ——以新的治史理念把握中国音乐文化的特色内涵

中国人情感的仪式性诉求与礼乐表达

“礼乐文明”的困惑

礼俗·礼制·礼俗——中国传统礼乐体系两个节点的意义

何以创建礼乐文明新体系

从王侯之颂到平民之颂

下编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辨析——兼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音乐会社文化内涵

民歌认知与思考三题

民歌认知续论——对花儿等歌种创承机制的相关思考

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中国早期多声音乐思维浅识

南音内涵与研究理念拓展的意义

河北安新圈头药王会祭祀仪式与用乐传统

《白洋淀上的一颗民间音乐明珠》序言

凤阳花鼓形成之历史渊源辨析

音乐教育体系的“中土”与“西方”认识论

历史人类学视野观照下的艺术研究——“中囯艺术人类学前沿话题三人谈”之六

学术理念养成与探索的意义

宗教音声·礼俗用乐是2019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作者项阳。

得书感谢您对《宗教音声·礼俗用乐》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交响乐欣赏十八讲 电子书
一本浅显易懂的交响乐“知识读本”。
众声喧哗——近年中国文艺评论热点透视 电子书
本书旨在为高校的全面素质教育注入新的艺术元素。
用插画讲故事——Procreate插画设计与实战 电子书
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故事感插画的创意构思、绘画技法以及角色塑造、商业插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实战案例的方式讲解了不同角色、场景及的绘画技巧。
摄影的跨越——用音乐思想启迪摄影创作 电子书
本书共三章,分别讲述了摄影的音乐感、摄影的形式感以及摄影中的音乐境界。第一章介绍了部分音乐知识,讲述了音乐与摄影之间的通感以及摄影的音乐感;第二章说明了构图、色彩、光线以及不同种类的镜头,与音乐之间的不同关联;第三章则交代了不同类型的音乐与不同类别的摄影之间的对应关系。
抖音+剪映+Premiere短视频创作实战(全彩微课版) 电子书
全面、系统地讲解短视频拍摄和后期制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