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智慧学习环境研究与测评——宜居与创新的视角

城市智慧学习环境研究与测评——宜居与创新的视角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城市智慧学习环境评测:发展双引擎,提升创新竞争力。

内容简介

本书建立了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测评框架,综合评测了68个不同城市的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和发展水平。本次测评选取城市创新发展环境、场域智慧学习环境、市民智慧学习体三个一级指标,强调学校、家庭、社区、单位和场馆等多元场域学习环境的共同建设,总结了“‘城市创新活力’与‘市民宜居体验’是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双引擎’,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有助于优化‘双创人才’的培养环境、提升城市创新力和竞争力”等结论。

章节目录

封面

扉页

版权信息

目录

内 容 提 要

课题组

前言

Chapter 1 智慧学习

1.1 智慧学习含义

1.1.1 学习与智慧学习

1.1.2 传统课堂学习、数字化学习与智慧学习

1.2 智慧城市与智慧学习

1.2.1 智慧城市含义

1.2.2 智慧城市建设路线

1.2.3 智慧城市双核心框架

1.2.4 智慧城市与智慧教育

1.2.5 智慧城市情境下的智慧学习

1.3 智慧学习内涵与特征

1.3.1 智慧学习框架

1.3.2 智慧学习环境

1.3.3 智慧学习认知显示度层次

Chapter 2 智慧学习环境

2.1 城市创新发展环境

2.1.1 城市科技研发能力

2.1.2 城市人才发展情况

2.1.3 城市政府重视程度

2.2 场域智慧学习环境

2.2.1 学校学习环境

2.2.2 家庭学习环境

2.2.3 社区学习环境

2.2.4 单位学习环境

2.2.5 场馆学习环境

2.3 市民智慧学习体验

2.3.1 学习投入

2.3.2 学习方式

2.3.3 学习成效

Chapter3 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研究

3.1 测评城市范围

3.2 测评原则方法

3.2.1 测评原则

3.2.2 测评方法

3.3 测评指标体系

3.3.1 城市创新发展环境指数

3.3.2 场域智慧学习环境指数

3.3.3 市民智慧学习体验指数

Chapter4 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测评结果

4.1 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测评总体概况

4.1.1 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排名情况

4.1.2 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分项排名情况

4.2 不同区域的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分布

4.3 省会城市的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分布

4.4 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指数分布

Chapter5 城市智慧学习环境测评主要结论

Chapter 6 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案例

6.1 北京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报告

6.1.1 北京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总体概况

6.1.2 北京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主要经验

6.2 武汉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报告

6.2.1 武汉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总体概况

6.2.2 武汉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主要经验

6.3 深圳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报告

6.3.1 深圳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总体概况

6.3.2 深圳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主要经验

6.4 西安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报告

6.4.1 西安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总体概况

6.4.2 西安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主要经验

6.5 青岛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报告

6.5.1 青岛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总体概况

6.5.2 青岛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主要经验

6.6 无锡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报告

6.6.1 无锡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总体概况

6.6.2 无锡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主要经验

6.7 郑州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报告

6.7.1 郑州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总体概况

6.7.2 郑州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主要经验

6.8 重庆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报告

6.8.1 重庆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总体概况

6.8.2 重庆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主要经验

6.9 襄阳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报告

6.9.1 襄阳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总体概况

6.9.2 襄阳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主要经验

6.10 银川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发展报告

6.10.1 银川市城市智慧环境发展总体概况

6.10.2 银川市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主要经验

附录1 城市特征及其智慧学习环境指数排名

附录2 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1]

附录3 从数字学习环境到智慧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变革与趋势[1]

附录4 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1]

城市智慧学习环境研究与测评——宜居与创新的视角是2016年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德建。

得书感谢您对《城市智慧学习环境研究与测评——宜居与创新的视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智慧城市与机构编制管理 电子书
本书以互联网+为背景,主要论述了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如何理解智慧城市治理与机构编制管理创新,简单介绍了智慧城市及其编制:第二部分是智慧城市与机构编制管理的融合发展,主要就智慧城市治理问题和机构编制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是“互联网+机构编制管理”,主要介绍了“互联网+机构编制管理”和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机构管理的融合发展。
职业心理与测评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探讨入职前、入职中、入职后出现的主要职业心理现象,从职业兴趣、职业胜任力、职业人格、职业价值观、职业适应、职业认同、职业压力、职业倦怠、职业自我效能感到职业幸福感,详细介绍国内外这些主要职业心理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测评工具。职业测评是一种通过系列科学手段了解个人与职业相关心理特质的方法,通过本书相关职业心理测评工具的介绍,有利于帮助求职者了解职业测评的科学性,帮助个体了解自
怀孕前后宜与忌 电子书
本书由医学专家编写,系统介绍了从结婚、怀孕、临产、产后、婴儿哺育等各个阶段的保健宜忌。全书共分9个部分,包括婚育年龄选择,婚前和孕前孕后检查,怀孕前后饮食、营养、用药、运动、日常生活、心理调适、疾病防治等科学知识和方法,并详细说明了宜与忌的道理。本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对指导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适合青年男女、新婚夫妇和妇幼保健人员阅读参考。
智慧城市3.0:城市大脑建设方法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智慧城市发展的现状与政策趋势,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国内外案例的成效和经验。一方面,本书介绍了传统智慧城市发展的理论困境和现实困境,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讨论了智慧城市的本质;另一方面,本书将城市管理的内容划分为社会空间、城市空间、数字空间,引入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解决智慧城市三大空间整合的问题,介绍了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将城市各类云脑通过城市大脑工程集成在一起,形成城市的数据中枢
建筑场视角下的城市住宅再生研究 电子书
本书共分九章,内容包括:绪论、住宅再生理论发展及场思维分析、建筑场理论的要素构成研究、住宅场及住宅场力模型构建、基于场力模型的城市、基于场力模型的城市住宅再生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