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提出了中西贯通视角下的新六艺教育与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尊德性而道问学的兴发教学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阐发四个教育原理,这四个教育原理构成本书的灵魂。
首先,社会转型必导致教育在刚性教育与柔性教育之间重新作出选择。乱世必重视“奖励耕战”之刚性教育。第二,有效的体育要么依赖于劳动要么依赖于运动。第三,有效的道德与法治(德育改革)总是立足于情理冲突并由此走向情理交融。第四,有效的知识学习(智育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心物冲突并由此走向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尊德性而道问学”的兴发教学。
作者简介
作者刘良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哲学,家庭教育学。已出版学术专著8部。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部分 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1章 社会变迁与教育目的
第1节 乱世与现实主义教育
第2节 太平世与浪漫主义教育
第3节 小康社会:走向刚柔相济的“新六艺”教育
第2章 自然法与教育改革
第1节 主奴之争与体育改革
第2节 情理冲突与德育改革
第3节 心物关系与智育改革
第3章 教育哲学的方法论
第1节 何谓“哲学研究法”
第2节 哲学视角与哲学范畴
第3节 哲学描述与哲学写作
第2部分 中国教育哲学
第4章 儒家的“四书五经”
第1节 《诗经》的情感教育
第2节 《尚书》的德主刑辅
第3节 《礼记》的“礼教”
第4节 《易经》的阴阳哲学
第5节 《春秋》的微言大义
第6节 《论语》的三成四德
第7节 《孟子》的义气
第8节 《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
第9节 《中庸》的劝学
第5章 墨道法的“道法自然”
第1节 墨家的功利主义
第2节 道家的“无为而治”
第3节 法家的法势术
第6章 从儒家到新儒家
第1节 孟荀之争
第2节 朱陆之争
第3节 古今之争
第3部分 西方教育哲学
第7章 古希腊罗马教育哲学
第1节 前苏格拉底哲学与智者哲学
第2节 苏格拉底学派
第3节 希腊化-罗马时代的自然法及其教育哲学
第8章 西方现代知识哲学及其教育哲学
第1节 经验论
第2节 先验论
第3节 超越论
第9章 西方现代政治哲学及其教育哲学
第1节 精英主义或自由主义
第2节 平民主义或民主主义
第3节 共和主义
后记
教育哲学是2017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良华。
得书感谢您对《教育哲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